間諜課(全八冊)

注釋

字體:16+-

[1]指阿爾及利亞的柏柏爾人,一個務農為主的穆斯林族群。

[2]Barbouze,法語中指用假胡子等手段喬裝的密探、臥底。

[3]阿爾及利亞首都。

[4]科特達祖爾,靠近戛納,是法國著名海濱休養地。

[5]法國最高軍事學府,三軍防務學院。

[6]洛林十字是指在一般十字上部多一條橫的符號。二戰時,法國的戴高樂將軍采用此符號作為法國抵抗運動的徽號,是“自由法國”的象征。

[7]馬利·皮埃爾·柯尼希(1898~1970),法國將軍。他指揮的自由法國旅一九四二年在北非比爾哈凱姆戰役成功阻擊了隆美爾的軍隊,使英國盟軍得以順利撤退到埃及準備反攻。

[8]勒克萊爾(1902~1947),法國元帥,曾指揮法軍部隊參加諾曼底登陸戰役,率先攻入巴黎。目前法國陸軍裝備中最先進的主站坦克即以“勒克萊爾”命名。

[9]指越南獨立同盟會,成立於1941年,旨在帶領越南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

[10]法國總理官邸,後文的愛麗舍宮是法國總統官邸。

[11]原文為法文Algerie Francaise。

[12]法國巴榮納自動武器製造公司自一九二一年起生產的一種半自動手槍。二戰後,曾為法軍官方佩槍。

[13]羅馬市中心的一條高級品牌匯集的街。

[14]The Edge of the Sword,夏爾·戴高樂著,初版於一九三二年。

[15]原文為 Banque de France。

[16]一個五歲男童撒尿的雕像,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用以紀念小於連拯救了布魯塞爾。

[17]剛果(金)東南部的一個省。

[18]莫伊茲·卡奔達·衝伯(1919~1969),剛果共和國政治家,軍閥。

[19]1859年,時任巴黎警察局長的奧斯曼男爵曾負責對巴黎的大規模城市改造。對巴黎舊城的破壞一直充滿爭議。

[20]沃邦(Vauban)元帥是路易十四親政時期的一位傑出的軍事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