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建東
一
1991年,憨娃兒七歲。
憨娃兒出生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村口朝著一座種滿黃茶的小矮丘,連綿起伏的矮丘山腳下,是自家的十畝稻田地和幾座零星碎散的小草庵老土房。
隻要碰上日頭晴好的時候,憨娃兒就會抱著一本皺巴的圖畫冊坐在村口的風水石上,怔怔出神地望著遠處田地裏正在幹農活的老爹。
憨娃兒很崇拜自己的老爹。老爹是個能人,村裏人叫他“全把式”,憨娃兒特想學老爹的本事,可是老爹卻堅決不讓他下地幹活,頂多隻讓他坐在遠處瞧著。
老爹常告訴憨娃兒說,隻在麥田裏混飯吃,頂了天了隻能奔個飽腹,日子還是很苦,等憨娃兒長大了,可千萬不能學老爹。
“一定要讀書,要有出息,絕對不能再幹播田種地的活兒。”
那時候,憨娃兒直愣愣地瞪大了眼睛,似懂非懂地對著自己滿臉罱泥的老爹連連點頭,嘴裏嗚嗚應和。
一個又一個秋天,憨娃兒看著老爹在田裏彎著腰,割下一兜兜的金黃稻穀,一大滴一大滴的沉重汗珠從他額上撲簌落下。那時候,憨娃兒就穿著沾滿黃泥的雨鞋,舉著水壺吭哧吭哧跑進泥地裏,給老爹遞上一碗清涼的水。
每當這時,老爹臉上的抬頭紋便會擠成一捆,他接過憨娃兒手裏的水壺,然後嚴肅地指著稻田的邊緣地,道:“讀書去。別耽擱時間。”
憨娃兒不敢惹毛自己的老爹,隻好悻悻地拔腿離開田裏,去村口的風水石上重新捧起自己的課本,一字一頓地背誦。
為了讓憨娃兒去鎮裏念書,老爹賣掉了家裏兩頭寶貝的老黃牛。
靠著一副挑燈夜讀、宵衣旰食的憨勁,憨娃兒在班上的讀書成績也是頂呱呱,最後順利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學。
憨娃兒也出息,讀了本科又自己打工讀了研,之後又考上了省公務員。憨娃兒從一株小苗子長成了能獨自擋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憨娃兒老爹卻老了。他的頭發被風雨吹白了,就像是爆開的白棉花,耳垢也多了,就像是積了多年風塵的破窗框,再要下地幹農活已經沒有以前那麽容易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