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134章 谢阁老被制裁

字体:16+-

朱厚照都怀疑后世人说自己总是花天酒地,强强民妇,是不是就从谢迁嘴里传出来的。

毕竟他要是真那么流连男女之情,纵情享乐,怎么可能连个一儿半女的都没留下来?

随后他将剑交给身侧同样愤怒的少年朱厚照。

“该怎么做,你心里肯定有数。”

话落,少年朱厚照的眼神更加坚定了。

他接过剑,凑近了谢迁几分。

谢迁也不躲,就神情自若的盯着他看。

好像在说:太子殿下你奈我何?

这幅欠揍样看的朱厚照愈发生气。

直接一剑劈了过去。

登时,谢迁的管帽四分五裂掉在地上。

他当然不能公然要了谢迁的命,但他公然和谢迁为敌还是敢的。

一朝天子怎能纵容他造谣?

正德朱厚照冷笑,谢迁,真该治一治你了。

谢迁和文武百官都愣住了,显然还没从惊讶里回过神。

少年朱厚照放下剑,唇角勾起一抹邪笑。

“从今往后我监国,我与父亲的处理方式不大一样,可能谢阁老要遭罪了一些了。”

“对了,还有谢阁老太分不清是非了,一朝储君也是你能胡乱编排的?”

他不稀罕像大明的官员们解释他的作风多么素净,他会用实际行动给这些大臣们看,敢胡乱编排太子,下次砍的就是脑袋了。

谢迁发丝凌乱,后背冒出一股冷汗。

他一向知道这个太子不像他爹那么好管教,所以担忧弘治帝给予朱厚照实权。

午门之上的朱佑樘倒吸冷气。

他竟在他儿子身上瞧见了祖辈们的英姿。

本来父子二人朝夕相处,作为朱厚照的储君备受朱佑樘的关注,朱佑樘也颇为喜爱他这个儿子。

但是自从文武百官们开始频繁上书里里外外指责太子贪玩,他竟然也在潜移默化中认为朱厚照不堪大用,所以迟迟不肯放权,也很少交给他一些治国之道。

他认为朱厚照的心思压根就不在当皇帝和治理大明上,所以他也懒得费心思,只想找几个可靠的大臣托孤,让他们辅佐日后贪玩的朱厚照。

可是今日少年朱厚照展现出来的,是绝不同他的果断和强硬。

朱佑樘不得不从心里承认,他这个儿子比他更适合当一国君主,起码能震慑住群臣。

季博昶也长舒一口气,“这就是你耳根子软的缺点了,人云亦云,你何尝真的了解过朱厚照?”

若朱佑樘细细了解过朱厚照以后,他是一个武功高强之人,以朱棣为榜样,完全有着伟大的抱负中兴大明,甚至不惧百官,也有想法进行改革。

这样一个皇帝又怎能说是纵情享乐呢?

正德朱厚照也不由感慨,还是年轻时候的自己更有血性,更加刚强。

起码弘治朱厚照已经被弘治的弊端逼的迫不及待整改了,不像正德朱厚照一样和百官斡旋那么久已经疲累了。

更何况这个时候的弘治朱厚照,根本不用管百官说的什么,以太子身份想怎么做便怎么做。

若他成为了皇帝很多事情上便没有那么容易和简单了。

而且朱厚照在太子时期就提前见过,可以提前培养自己的忠臣和班底,省去了倚靠朱佑樘留给他的大臣这一步骤。

实际上季博昶是赞成太子监国的,一方面可以让太子早点实践适应,算是给太子的一个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巩固皇权统治。

像太子朱标监国过,在朝中树立了威信,属于有了一批自己的大臣,还有建文帝朱允炆,洪熙朱高炽更是经常监国。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仅限于改朝换代。

这些文官们最是会看人下菜碟的。

季博昶之前提出在继承皇位方面,年满十四后监国一年,也是为了这方面做打算。

弘治朱厚照刚好就是十四五岁。

没想到最先落实这一项的竟然是弘治时空,这让季博昶对弘治时空的信心又多了一些。

基本也就是朱厚照监国满一年的时候,朱佑樘就驾崩了,正好让朱厚照正式登基。

不过季博昶这次会阻止朱佑樘的驾崩。

系统更新后出现了一个要命的环节,时空建立者驾崩后,时空会随之陨落消失。

所以季博昶还得让朱佑樘好好活着,那朱厚照就得多实习几年了。

“系统更新提醒,完善系统。”

听到提示音的季博昶忍不住咒骂。

这次又来送什么大礼了?

“请问宿主是否要更新、”

“是。”

刚在心里骂完系统的季博昶还有些紧张心虚,这系统该不会是来给他使绊子的吧?还嫌他的任务不够难?

登时季博昶和朱佑樘等人消失。

……

洪武时空。

季博昶心绪烦躁的点了根烟,他坐在梧桐阁阁楼的一间屋子。

这是他让张玉给他改造的办公室,窗外景色可以俯瞰整个应天府。

系统这次更新的属实有点慢,怕再待下去会在弘治时空闯什么乱子,所以干脆把朱佑樘和朱厚照给送回课堂了。

他自己在这休息一会儿。

门外传来声响,“仙师,我等儿孙都已经吸收消化了您讲课的内容,不知下堂课什么时候开始?”

季博昶从声音辨别出来是老朱。

他叹了口气,点开了更新界面。

系统显示是七百多MB内存的更新包。

想来这次会更新许多内容了。

季博昶长舒一口气,“进吧。”

话落,老朱笑呵呵的推开门。

“你是有什么事找我吧?”

“仙师神机妙算,我确实有一事不太明朗。”

老朱犹豫后说道:“仙师先前说过的什么政策我都逐一落实下来了,只是官员制度上……我已经尽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了,进行了评级和奖金,只是为何还是有贪官出没在官场?”

他此生最恨的就是贪官狗官。

元朝末年就是因为军队废弛,奸臣当道,朝堂内斗严重,官员们对百姓横征暴敛。

老朱对元末的惨淡景象是相当有感触的,所以他最恨一些霍乱朝堂风气的奸臣小人。

季博昶将泡好的茶水递给他。

“老朱,我教你改变制度,不是让你将官场变成一汪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