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扫视着整个朝堂,众官员都不敢抬头,空气中充满了沉重的气氛。
杨默之则跪在地上,面如土色,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杨默之,你对这些罪名有何辩解?”
朱瞻基的声音充满了严厉,仿佛是在宣判杨默之的命运。
杨默之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充满了绝望。
他的双手紧紧抓着地面,脸色苍白如纸,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陛下!”
杨默之的声音嘶哑,几近哭喊。
“臣冤枉啊!这些罪名,臣一概不知!
必定是有人在背后陷害臣!”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带着极度的恐慌。
在这个决定命运的时刻,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的呼喊。
“臣对大明,对陛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杨默之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似乎在用尽所有的力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臣生平最重忠义,从未有过任何对不起朝廷的行为。”
“陛下,这一切都是误会,都是陷害!”
杨默之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力的哀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求生的渴望。
朱瞻基冷冷地看着杨默之,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动容。
朱瞻基的目光深邃,似乎已经看穿了一切。
杨默之的眼神在朱瞻基的冷漠面容上游移,忽然落在了站在朱瞻基旁边的季博昶身上。
他的心中突然闪过一道明悟,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可能与季博昶有关。
他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狰狞,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
杨默之的声音嘶哑而充满了怨恨,他指着季博昶,声音充满了愤怒
“是你!肯定是你在陷害我!”
杨默之的声音在朝堂上回**。
他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季博昶,仿佛要将他的怨恨全都投射过去。
“你这毛头小子,何德何能,竟敢在天子面前妄加陷害!”
杨默之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季博昶的憎恨,他的身体微微颤抖,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
杨默之的言语激起了朝堂上的一片哗然,群臣们纷纷交换着惊讶的目光,议论声此起彼伏。
“陛下,求您明察!”
杨默之几乎是在哭喊,他的双眼充满了绝望的泪光。
“这毛头小子季博昶,他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之人!”
“他霍乱朝纲,陷害忠良!请陛下赐他死罪,以正朝廷!”
杨默之的指控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权臣们纷纷开始附和他的话语。
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对季博昶的谴责。
“陛下,杨默之所言非虚!”
一位权臣站出,声音响亮。
“季博昶年轻气盛,行事鲁莽,确实可能霍乱朝纲!”
另一位官员也站了出来。
“陛下,朝堂之上不容有任何背离朝廷的行径。”
“季博昶必须严惩不贷!”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众多官员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烈的舆论压力。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季博昶的身上,似乎期待着朱瞻基能下达惩罚的命令。
就在这时,朱瞻基的眉头紧锁,他的脸色更加阴沉。
他看着底下的官员们,眼中闪烁着怒火。
朝堂上的空气仿佛凝固,所有人都感到了来自皇帝的怒气。
突然间,朱瞻基大发雷霆,他的声音如同霹雳在整个朝堂中炸响。
他的手猛然一挥,将手中的纸卷丢向朝堂之中,纸卷在空中翻飞,最终落在官员们面前。
“众卿家!”
朱瞻基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权威。
“朕让你们好好看看这纸卷上所记载的罪行!”
官员们被朱瞻基的怒火吓得一个个哑口无言,他们忙不迭地拾起地上的纸卷,开始仔细阅读。纸卷上详细记录了杨默之的种种罪行,每一项都有确凿的证据详细的描述。
朱瞻基的眼神冷冽地扫过每一位官员,他的声音继续在朝堂上回**。
“这些罪行,是朕亲自审核过的。”
“杨默之的罪恶,岂是一言两语所能掩盖?”
杨默之跪在地上,他的脸色苍白,心中的恐惧和绝望达到了极点。
他瞥见季博昶站在朱瞻基的身旁,神色从容,心中的怒火和不甘更加翻腾。
朝堂上的气氛突然转变,原本紧张而充满怨声的空间,现在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惊慌之中。
官员们手中的纸卷,仿佛变成了烈火中的火把,照亮了他们心中最深的恐惧。
随着他们一页页翻阅,纸卷上的字句如同利剑一般刺入他们的心脏。
纸卷上记载的不仅仅是杨默之的罪行,更有众多权臣与他勾结的证据,以及他们在锦衣卫安插的棋子的名单。
这一刻,朝堂之下的众官员无不心惊胆战。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朱瞻基已经清楚了他们背后的一切暗中勾结。
他们中的许多人,此前还在急切地附和杨默之的指控,企图以此摆脱自己的罪责,然而现在,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已陷入了更深的绝境。
朝堂上,一片死寂。
先前那些咄咄逼人的权臣,此刻如同失去了魂魄一般,他们的面色苍白,眼中闪烁着恐惧的光芒。
无一人敢再开口,原本激昂的言辞已经化为无声。
朱瞻基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他看到了朝堂上这些官员的真面目,他们的贪婪、背叛和腐败,都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朝堂之上,竟然蛰伏如此多的奸贼!”朱瞻基的声音沉重而冷冽,回**在整个朝堂之上。
此时,季博昶静静地站在朱瞻基的身旁,他的眼神平静,仿佛已经看透了这一切的阴谋。
朱瞻基再次开口,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将亲自主持大清洗,凡是牵连此案的官员,无论地位高低,都将严惩不贷。”
“朝堂上,必须要保持清明,不容有任何腐败的滋生!”
他的话语在朝堂上落下,仿佛一道雷霆,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此刻,无人敢言,只有朱瞻基的威严,充斥着整个朝堂。
他的目光如同刀锋,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杨默之身上,然后缓缓转向一旁的侍卫。
“传朕旨!”
朱瞻基的声音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