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327章 小溪

字体:16+-

季博昶开口回应:

“老婆婆,我们是来访的客人。”

老婆婆听到回答,稍微迟疑了一下,随即门扉缓缓开启。

门后现出了一位白发苍苍,面带慈祥的老婆婆。

她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探究的光芒,望向门外的来访者。

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颜芷柔的身上时,她的身体猛然一僵,眼神中露出惊讶和不可置信的神情。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说不出话来。

颜芷柔同样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她的心脏猛然跳动,眼中流露出深深的震惊和困惑。

她站在门口,身体僵硬,眼神与老婆婆的目光紧紧相锁。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对视,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

沉默的空气中,老婆婆的嘴唇颤抖着,终于吐出了一个带着深情和回忆的名字:

“小溪……是你吗,我的小溪?”

她的声音低沉而充满颤音,像是在呼唤着一个久违的梦。

听到这个亲切而熟悉的小名,颜芷柔整个人瞬间崩溃,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她的身体颤抖着,几乎无法站稳。她的心被深深触动,情感的洪流如潮水般涌出。

颜芷柔哽咽着,泪眼朦胧地看着老婆婆,声音带着哭腔:

“李婆婆……是我,小溪……我回来了。”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激动和不可置信,好像找回了失落多年的一部分。

李婆婆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她颤巍巍地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回她多年失散的孙女。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怜,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等待都变得值得。

颜芷柔步履蹒跚地走向李婆婆,她的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情感和回忆。

在李婆婆张开的双臂中,她找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安慰。

两人紧紧相拥,彼此的泪水交织在一起,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

随着这个拥抱,颜芷柔的记忆逐渐恢复,她开始回忆起在这里度过的时光。

这个古朴的小屋,这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地方,曾是她童年的避风港。

每一处角落,每一件物品,都唤醒了她心底深处的记忆。

她想起了这里的每个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

想起了婆婆慈祥的笑容,温暖的怀抱。

想起了嬉戏的时光,以及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这些回忆如同散落的珍珠,逐一串联在她的心头。

在李婆婆的温暖拥抱中,颜芷柔的眼泪仍旧不停地流淌。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深深的情感,她轻声对季博昶说道:

“仙师,这里……我曾在这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季博昶听到这话,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温和地问道:“芷柔,你是什么意思?”

颜芷柔转过头,望着季博昶,她的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我总觉得,我的心里还有许多记忆,被尘封着,等待着被唤醒。”

她的声音低沉而沉思,她的眼神深邃,仿佛在探索着内心深处被遗忘的过往。

季博昶凝视着颜芷柔,他的心中涌起了一丝不解。

季博昶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的目光落在颜芷柔的脸上,心中充满了困惑。

“芷柔,难道你原本并非如此身份?这一切究竟是怎样的缘由?”

他温声询问,试图解开心中的迷雾。

颜芷柔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迷茫,她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明白。

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却也充满了渴望,渴望揭开那层厚重的尘埃,找到自己真实的身世。

季博昶转向李婆婆,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探究:

“李婆婆,您能告诉我们,芷柔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吗?”

李婆婆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悲伤的神情,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沧桑:

“多年前,我看她这么小可怜,便收留了她,把她当做自己的孙女一般养大。”

听到这话,颜芷柔的眼中泛起了泪水。

原来,她并非是这个村庄的孩子,而是被李婆婆收留的弃婴。

她的身世之谜,似乎更加扑朔迷离。

季博昶的眼神中也露出了深深的怜悯,他心疼地望着颜芷柔,轻轻握着她的手,给予她安慰。

季博昶的眉头紧锁,他的目光深深地凝视着李婆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忧虑。他轻声问道:“李婆婆,您还记得更多的细节吗?那天晚上,您是如何发现芷柔的?”

李婆婆双眼望着远方,似乎在回忆那个遥远的夜晚。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色异常昏暗。”

“忽然,一道惊雷划破了夜空,震得我心惊胆战。”

“我本来是去菜园收菜,那菜园就在村外。”

她的目光变得深沉,继续说道:

“当我抵达菜园时,发现菜园门口躺着一个小孩。”

“那孩子的衣衫褴褛,显然是无家可归。她那时候还很小,哭得声音都哑了。”

季博昶听着李婆婆的叙述,心中波澜起伏。

李婆婆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怀旧,她继续缓缓地叙述着那个遥远的夜晚的情景。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份深深的感慨:

“那天,天空中的雨势愈发猛烈,仿佛天地间一片混沌。”

“我看着那个无助的孩子,心中生出一丝怜悯。”

她轻叹一声,继续道:

“那时,她蜷缩在雨中,身体颤抖,小小的身躯几乎被雨水淹没。”

“我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悲悯,便决定将她带回家中。”

颜芷柔听着李婆婆的话,她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她深深知道,如果不是李婆婆的仁心,她可能早已在风雨中消逝。

李婆婆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微笑,她继续着她的叙述,声音中充满了岁月的沧桑:

“那时候,我抱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回到了村子。”

“我问遍了每家每户,却没有人认识这个小孩。”

她的眼神显得有些迷茫,仿佛在回想那些艰难的岁月:

“村里的人都说没有见过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