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博昶被他们的话逗笑了,他嗤笑一声。
“好,出去可别说是我教你们的,连花钱都不会?”
他没想到老朱等人居然是为了这件事发愁。
“用休息一下不?”
他凑近朱标身边问道,顺便打量了一眼他的黑眼圈。
朱标摇头如拨浪鼓,“不用!仙师您尽管吩咐!”
小朱四恰巧是拿着炖鸡汤来看望朱标的,他时刻记得仙师走之前说过的那些话。
大哥时间不多了,但如果能好好养养身子,就不会发生意外。
“仙师来都来了,一起吃一口吧!”
小朱四神情亢奋提议道。
“吃吃吃,就知道吃!”
老朱瞪了他一眼,随后招呼着季博昶先休息。
“不必,我要开课了,上节课未完成的内容,这节课继续。”
话落,老朱等人几乎要落泪了。
上节课距离现在已经过了半年,这半年没有仙师,他们甚至都以为之前都是一场梦,要不是张玉还在,仙师的府邸还在,他们真的以为出现了幻觉。
“哭什么?”
季博昶皱眉看向老朱,几十岁的大男人了怎么说红眼睛就红了?
他摇了摇头,“仙师吩咐,我等悉听。”
随后,季博昶快速摇动了铃铛。
这一阵铃铛穿越了几个时空,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
九个铃铛一起响动。
最先出现的是气色红润的宣德帝朱瞻基,朱瞻基也真是听劝,听季博昶的将身子养的硬朗了,甚至也将倭国征了下来。
“恭迎仙师游历归来!”
众人高呼。
季博昶微微颔首,“这半年都如何?”
他看向宣德帝,“你先说吧。”
“仙师,您不在的这半年朕已经听您的,远征倭国。”
闻言,季博昶眉毛一挑,先前宣德帝还说内阁三杨极其反对,为何这次同意了?
“朕御驾亲征。”
宣德帝说出这几个字时颇为自豪,皇帝亲征凯旋而归。
他想着连朱祁镇那样的废物都敢亲征,他又有什么不敢?大不了自己死了就将皇位传给朱瞻墡,他是个好皇帝,大明如何走向仙师一定不会抛下不管。
“你可真是胡闹。”
季博昶无奈笑道。
他知道朱瞻基尚在壮年,有所冲动想要建功立业是正常的。
“你的名声打出来了,以后安心匡扶社稷吧。”
宣德帝连连点头,“是,当时也是没办法了。”
他的万般无奈没有和季博昶明说。
但季博昶也能猜到几分。
“仙师不必担心,倭国病弱,士兵一个个还不到我肩膀。”
说来也怪,倭国那地那么多白银矿产,但人却一个比一个穷,穷的连衣服都穿不上。
宣德帝尚且没有海上贸易的概念,日本现在唯一能使经济和白银快速发展起来的,只有海上贸易。
“朕已经不愁白银了,还得多谢仙师!”
朱瞻基握住季博昶的手,万般感激尽在不言中。
他虽不像永乐帝那样北伐耗费国库,但是因为永乐一朝花费太多,他选用修养生息。
甚至连卫所也撤回了,又放弃了奴儿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
相当于永乐帝这几十年白干。
宣德帝刚登基时大明战斗力看着是强大,但是国库却穷的一批。
他口袋紧缩,是在供不起那些卫所了,更别提交趾布政使司的军费。
“不必感谢,日后好好学习就行。”
季博昶交代好后,便让他回到座位上了。
他看向朱老四,这位是唯一不是皇帝却要远征倭国的藩王,他倒是很好奇朱老四的成果。
朱老四显然不太顺利,见到季博昶许是有许多话想说,但最后只能叹气。
季博昶并不觉得意外,毕竟朱老四要干的事情太多,他现在还不是真正的皇帝,要解决建文帝,又要说服本来就不服他的臣子们,心腹就那么几个。
他又看向洪熙朱高炽。
朱高炽憨笑了两声,“仙师一切都好?”
得,看样子也是不顺利,季博昶直接缄口不问了。
朱高炽一共在位十个月,刚上位的时候汉王朱高煦还给他使各种绊子,加之他天生就没有打仗的天赋,看来以后还得好好教育。
“永乐帝呢?”
季博昶环视一周,缺少了一个身影,他拧了拧眉。
他想不到最有把握远征倭国的学生老朱棣,正被这件事所忧心。
半年过去了,老朱棣还在抗争。
……
永乐时空,紫禁城中。
老朱棣端坐养居殿的龙椅上,眼神冰冷睨着下方的朱高煦。
“你又来做什么?”
朱高煦支支吾吾的,还带了礼物来,是他亲手炖的一只鹅。
“宫里什么都没有?你带这个来有事求朕?”
本来已经到了朱高煦回封地的时候,但是他却迟迟不走。
显然是另有打算。
老朱棣记得日后做汉王的朱高煦多有野心,所以也在防着现在的朱高煦,甚至一丝当皇帝的幻象都不给他。
直接严令告诉他,太子只有朱高炽,且他在位期间是不会更换的。
他倒是不怕朱高炽骄傲,毕竟朱高炽为人憨厚,就算不当太子也不会如何。
“父皇,儿臣……”
老朱棣远征倭国的日子已经进展了,他打完小日本还得北伐。
这种打仗的时候从来都是要朱高煦陪伴的,但不知为何,这次老朱棣急于打发他回到封地。
朱高煦也觉得不对劲,难道父皇是在给我一个主动请缨的机会?
他眼珠子咕噜噜转了一圈,笑道:“儿臣请战讨伐北境,随父北伐。”
其实少了朱高煦这么个能手,老朱棣也是浑身不自在。
但是他怕朱高煦又有一些别的想法。
父子俩拉扯着,殿内除了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以外,还有一帮臣子。
其中杨士奇为首,还有金幼孜,夏原吉。
这位夏原吉是个特别的人物,永乐年间他劝老朱棣放弃北伐,然后被抓捕入狱了。
显然仁宗朱高炽也觉得这位人才埋没了很可惜,所以继位后让他官复原职,甚至给他升了官职。
夏原吉此刻正被锦衣卫按在地上。
他刚刚劝谏不要征战倭国,就被按趴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