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87章 大清朝女真族

字体:16+-

那些金发碧眼的外邦人甚至不废吹灰之力,就将扎着辫子的亚/洲人操控的船只尽数打进海里。

“那些是?”

老朱皱眉看向扎着辫子的那群人,他们一个个面露惊慌。

“女真人。”

季博昶沉了口气说道。

话落,众人起疑。

这女真人和英国人打什么仗?跟大明打都打不过,还想跟外邦人打。

朱标因此产生了疑虑,问道:“难道是英国人抢占女真族的地盘?”

除却这个,他想不到英国人还能做什么了。

这场抵死挣扎的战争里,他只看到了女真人的誓死不屈。

如果不事关国家领土,又何必被逼到这个份上呢?

事实确实如阿标所想,但是季博昶只悠悠叹了口气。

“清王朝。”

“清?是汉人的王朝?”

老朱听后心头一紧,他早已料到大明不会有千秋万代的寿命,但是想不到会被替代。

“仙师能否多说两句?”

一个王朝的建立伴随着推翻上一个王朝,所以老朱想未雨绸缪,先了解女真人的特点然后打败他们,让他们没有翻身的机会。

原本替女真人担心的老朱、朱标、小朱四、老朱棣、朱老四等人直接皱起了眉头。

刚刚还担心那些人被打的太惨了,现在看来力度还不够。

小朱四甚至开始为英国人助威呐喊。

“这都是后话了,不是大明该担心的事情。”

老朱却因为这番话想起了仙师之前的提点。

外邦异族,女真人和蒙古人都是他要防的,他该吸取的是宋朝的教训,不能轻易小看了那些草原牧民。

只是没想到自己苦心建立的大明朝居然还是被那些野人给推翻了!哪怕同样是汉人也好啊!

小朱四低声嘟囔道:“女真族那个地盘,冬天天寒地冻的,白给我我都得想一想呢。”

闻言,季博昶微微蹙眉。

这话他可就不赞成了,那个地方只是没开发而已,但是矿物资源和煤气石油,是应有尽有。

而且气候格外适合产粮食。

他现在没必要和小朱四争论,至少在现在,女真族的地盘还是个不起眼的地方。

季博昶松了口气,“你说的没错,在你们工业有限的时候,女真那个地方就是荒地。”

老朱他们流放罪人也是去那个地方。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和蒙古人一样,一个不想喝西北风吃沙子,一个不想受冻吃苦,所以对中原这片沃土动了坏心思。”

众人竖起耳朵听着。

“仙师……”

“尔等不必担心,清王朝在后面的课堂里,有我在,大明不会灭亡。”

得到了这番保证,老朱等人舒了口气。

真是天佑我大明!有神仙相助,那些女真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既然你们提起来了,我就说几句吧。”

季博昶看向远处扎着辫子的清朝人,他微微眯了眯眸子。

“他们现在不配做你们的对手,所以你们小瞧了他们,任他们壮大,而蒙古人始终是你们忌惮的对象,所以永乐帝要北伐。”

“但其实,在你们看不到的地方,女真已经逐渐壮大起来了,和宣德年间的蒙古人一样,明初女真也分为建州、东海、海西,女真也有野人,他们在这几个部落的影响下,已经开始从事农耕等奴/隶制社会的东西,而清王朝起始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

老朱没听过这个名讳不奇怪,竟然连朱祁钰也没听过。

他们纷纷看向年纪最小的朱祁钰,“努尔哈赤是谁?”

朱祁钰摇头,脑中对这个人完全没印象。

“你不认识,永乐帝认识。”

“啥?”

季博昶看着老朱棣说道,“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你敢说你不认识?”

此言既出,老朱棣竟有些摸不着头脑。

猛哥帖木儿原来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后在永乐三年入京朝贡,被老朱棣授予建州卫指挥使的职位。

“好了,这个与这堂课还是无关的,不说太多了,努尔哈赤出生于嘉靖年间,有机会可以带你们看看。”

也是万历年间,这个分家得不到多少财产的男人,一统女真。

老朱、朱老四、老朱棣意犹未尽,因为他们格外关心的就是外邦侵略。

“其实不是清朝,大明也早晚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我的话。”

季博昶翘了翘唇角。

任何封建王朝,大概都会走向这一步,早晚问题罢了。

“如果是现在大明的海军对战英国人的军队,你们觉得结果会怎么样?”

话落,原先眼睛一个比一个瞪的圆的天子储君们都泄气了。

答案都不需要问了,显然没比清朝好上多少。

哪怕是拥有郑和这样强大助手的老朱棣,都不说话了。

他素来对战争有信心,认为自己战无不胜,但这个时候也有些底虚了。

“实际上,关于这些大炮的进展,在永乐以后就没什么进化了,我们姑且认为永乐年是海军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都打不倒英军,你们是不是该反思反思?”

季博昶说完后,洪熙朱高炽叹了口气。

“可是仙师,英军是怎么发展成这样的?他们的火器实在是领先许多啊!”

他一向对战争不感兴趣,这个时候经历了战场的震撼,竟然开始憧憬骑在马背上厮杀的畅快感了。

只可惜没有多少匹马能托动他。

洪熙朱瞻基也附和着他爹,“他们的对战方式也很奇怪啊,我阅览兵书从未有过这种方式打仗,居然只用大炮?”

两军之间几乎没有接触。

要知道在永乐,即便有神机营打仗也是需要两方接触交战的。

老朱这辈子也就接触过一次水战,那还是在元朝末年。

他和陈友谅竞争天下。

陈友谅带着六十万水军在鄱阳湖,而老朱只有二十万军,只能退居鄱阳湖出口守着,那场战争足足打了三十七天,论双方实力的悬殊,其实和现在差不多。

要不是当时正好刮了一阵风,老朱借助火药才打败陈友谅。

现在回想起来还叫他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