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经典作品集(全二册)

五十

字体:16+-

金锁确实病了,但没有郑阳娇信息上说的那么严重,是重感冒。这几天天气突然炎热起来,其实还没到夏天。西京城就是这样,冬天和夏天都比较长,春天和秋天的过渡时间特别短。人才换下毛衣毛裤,很快连长袖衬衫都穿不住了。俗话说,春捂秋冻。金锁才懒得管呢,昨天中午上体育课,老师有点事,离开了十几分钟,让体育干事招呼大家打篮球,他一下就跟到了解放区一样,闹腾得搁不下。当时,他投进了一个三分球,立马就像奥运场上的明星似的,把上衣剥得干干净净,用双手挥着衬衫当国旗,飘在身后,又是奔跑,又是呐喊,又是飞吻,又是跳跃的,把几个班的体育课都搅成了一锅粥。不仅操场上炸了锅,连教室里上课的一些学生,都从窗户里伸出头,跟着瞎起哄起来。直到体育老师来,把他罚站在球场边上,场面才平息下来。也活该他感冒,性子太拗的他放学时,为了出出被罚站的恶气,故意又把衬衫脱下来,从教室里一路狂奔冲了出去。这时温度已急剧下降,等他回到家时,鼻子就塞得实囊囊的,张嘴一个哈欠,闭嘴一个喷嚏,是重感冒了。

郑阳娇本来想,吃些药就会好些,谁知第二天早上金锁起来,反倒重了,她就给西门锁发了信息。

西门锁回来时,金锁正在厕所呕吐,嫌藿香正气水恶心,刚喝下去,就全吐了。西门锁一摸金锁额头,确实有些发烧,身上也稀软,他就把金锁背到院子,郑阳娇开车,去医院了。

在医院这就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病,医生让在急诊室挂了吊瓶,夫妻俩守在一旁,一句话都没有。金锁一直玩着手机,郑阳娇怕针跑了,挡了几次也不听,就任由他去玩。

西门锁一直低着头,把什么也没有的地看半天,又仰起头,把什么也没有的天花板看半天,再起身,到楼道走一会儿,时间就一点点消磨过去了。作为父亲,他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对儿子越来越不满意了。他记得儿子初生时,他是怎样的溺爱呀。有了儿子,这在村子是天大的事,有儿子的男人,在文庙村说话都要气强许多。但后来,他越来越觉得金锁像儿时的自己,就想去管教、去改变。可郑阳娇死死护着,像是他要欺负金锁似的,金锁也就越来越不像话了。说实话,他是多么希望金锁能好好读书,给文庙村放个卫星哪。文庙村几乎没有出过几个像模像样的大学生,小小的,就都厮混在一起,性子玩野了,上啥好学校都是枉然。包括赵玉茹要把映雪从这里带走,都与想彻底挣脱这环境有关系。他与郑阳娇的矛盾,其实更多地都集中在金锁身上。不管不行,管了更不行。眼看着金锁就成了二混子,想来想去,他觉得都是钱惹的祸。他几次都准备下茬整治一下,想把金锁往回扳一扳,可每下一回茬,都要跟郑阳娇闹一阵儿矛盾,他也就灰心了。眼看金锁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他也毫无办法。现在,他心里真的有了一种十分可怕的想法:既然儿子是你的,那你就看着办去吧。

吊瓶打完,西门锁又把金锁背到车上拉了回来。

金锁打了针,好像活泛了许多似的,回来就上网玩游戏去了。

西门锁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老觉得这个家已不像自己的家了。但长期住宾馆,更不是一回事,他迷茫了。

郑阳娇特别害怕西门锁走,就故意把态度软和了一些,问下午吃啥。西门锁随便说了一句,吃啥都行。郑阳娇就打电话,叫一个饭馆送几个菜来,自己开电饭煲,熬了些稀饭,又调了两个凉菜。日子就算又过到一起了。

西门锁回来后几次遇见罗天福,见罗天福想说话,又碍着郑阳娇不敢说。背过郑阳娇,西门锁专门到罗天福小屋去了一趟。

罗天福特别害怕西门锁不在家的日子。西门锁一不在家,郑阳娇的脾气就有些古怪。不是满院子乱骂,就是找碴训人。这几天,郑阳娇几乎见面就说:“那事可没完噢,打了人,哪有那么便宜的行情。”他也没接话,反正是跟男东家已说好的事,他也不太担心,就盼着东家早点回来。

西门锁一进他的租房,他就把情况说了一下。西门锁说:“别理她就行了。这事就这样了,你忙你的,没事。”

话虽这样说,可罗天福心里毕竟不踏实。他想见西门锁,也是想让西门锁给他留个字据,谨防以后有个什么变故,也好说话。西门锁说没有这个必要,都是大老爷们儿,说话还能不算数?说啥都不留。但罗天福坚持着,还是把西门锁说通了,答应留一个。

连着几天晚上,罗天福打完饼后,就起草起这个字据来。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他觉得满意后,还专门到唐槐下,请教了一次东方雨老人,才最后敲定下来。他找东方雨老人,其实主要还是想请他做个中人,他开始生怕老人不答应,因为这种黏牙事,一般人没有利益是不会染手的。他还想着说要给老人一点中人费呢,可到底没敢说出来。老人一听是这事,二话没说就满口答应了,把他高兴得连声说了几个谢字。然后,他把西门锁请到唐槐下,郑重其事地把字据念了一遍,西门锁连听都没听完,就一把拿过字据,把他的名字签在了上边。嘴里还嘟哝着:“哪来的那么多事。”

有了这个字据押着,罗天福就更是放下心来做生意了。这一阵生意真的特别好,挣钱顺手了,饼也很少有烙煳的。罗天福就悄悄给淑惠说,运势来了。几乎每天都要比过去多卖一百多个饼,这几天甚至多卖到了一百五六十个,一百五六十个,就意味着要多挣二三十块钱呢。罗天福有一天晚上,睡着了,还真的给笑醒了。淑惠问他笑啥呢,他说刚才梦里,有人一回要五百个饼呢。淑惠就说他是做梦娶媳妇。也真怪了,第二天一大早,贺冬梅领了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作家,想了解一些情况,要写农民工的啥戏呢。开始他不想去,生意好,嫌耽误工夫,但贺冬梅来了,又不好推辞,加之自己平常只听说过作家,还没见过真作家长的啥样,有些神秘感,就跟着去了。先后谈了有两三个小时,问身世,问收入,问挫折,问困惑,问梦想,反正啥都感兴趣,啥都要问,并且还不停地要叫他讲自己的生活故事,尤其是那些让他心灵产生过震颤的故事。他见那位作家很认真,也很谦和,就尽量把自己的故事和盘托出了。他感觉作家很满意,最后还硬给了他一百块钱误工补贴。他说啥都不要,说,就说说话,也没出啥力气,作家说这也是劳动啊,贺冬梅也让他拿上,他就拿上了。他一路兴奋得小跑回去,说:“你看我昨晚的梦应验了没,两三个小时,人家给了一百块,这不是五百个千层饼的利润是啥?”淑惠也觉得果然有些神奇。晚上甲秀回来,罗天福又说了一遍,甲秀就说,爹的梦,以后是可以预测吉凶祸福的了。一家人乐得半夜还在说梦的事。第二天是星期天,有甲秀给她娘帮忙,罗天福就骑三轮车买面粉买油去了,也是凑巧,有人竟然雇他去送一趟面粉,答应给十块钱,路不远,他想不挣白不挣,就给人家跑了一趟,谁知钱是挣到手了,却把裤裆挣扯了,勉强把三轮车骑回去,让淑惠一看,裤裆缝子已扯烂一尺多长了。他一手捂着裤缝子,一手把挣的十块钱交给淑惠,淑惠开玩笑说:“还不够补裤子钱。”甲秀就心疼地说,以后这样的钱还是要悠着点挣。罗天福轻松地说:“嘿,顺手牵羊的事么。”

晚上,他们刚把摊子收回来,外面戏就开始了。罗天福一边打饼,一边从门口向外瞭望。甲秀就要爹出去听戏去。罗天福说在屋能听见。最后淑惠也劝,他才解了围裙,拿一缸茶出去听戏去了。

娘和甲秀,就一边打饼,一边谝着些体己话。

娘说:“你今年也二十一二的人了,也没操心一下对象的事?”

“还早着呢。”

“还早,在咱塔云山,二十一二,都是该有娃的人了。”

甲秀羞得有些不好意思地:“娘,你看你。”

“娘说的是实话么。真的都没考虑过?”

“真的没有。”

“是不是没有合适的?”

“娘,你就别操这份心了,该有的时候自然就会有的。”甲秀有些难为情,就赶紧把话扯到一边去了。

但娘却始终操心着这桩事,对甲秀说:“该是留心的时候了。”

“等大学毕业再说吧。”甲秀说。

“你同学里都没个合适的?”

“娘!”甲秀又想制止娘。

娘说:“找女婿还是要尽早哩,要不然,人家把好的就都早早挑完了。”

“不说了好不,娘。”

“好,不说了不说了。娘是怕好的都让别人挑完了,把我宝贝女儿剩下了咋办?”

其实娘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甲秀同班同学里,剩下的,可能也就几个农村孩子了。稍像样一点的男生,早在大一、大二时就都谈了对象。即使农村来的男生,也不愿意找农村女生,尤其是贫困女生。有个别不能忍受这种歧视的,就患了抑郁症、自闭症,或把整个精神世界,都寄托到网恋上去了。而甲秀,始终在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她觉得自己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尤其是爹娘进城打工后,两位老人的生存现状和忍辱负重精神,更是给了她不屈的动力。在爹爹不准她拾荒后,她不仅做家教,而且还揽了十字绣的手工活计,几乎把业余时间占了个满满当当。她认为,无论她个人现状还是家庭实际,都没有到她能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她在努力改变,她也相信和等待着一种叫缘分的东西。

甲秀打完饼后,回学校去了。淑惠收拾完锅灶,罗天福听完戏也回来了。他们烫完脚,正要睡呢,旺夫嫂又把睡着的儿子抱来了。旺夫嫂还有些扭扭捏捏的,其实淑惠早明白了意思,就把娃放在**了。

罗天福笑笑说:“今晚楼板又要遭殃了。这两个劲儿真大,才几天。”

“操你的心,快睡你的。一会儿看你咋睡着。”

罗天福还没睡着,楼上就哐哐当当地开始了。

罗天福朝窗外一看,月亮又圆了。每逢月圆时,旺夫嫂就会连着把娃在这儿寄三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