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用去接她吗??”
李智恩弱弱问了一句。
她当然有试探的成分。
今晚顾清影也要去,会不会邀约学长陪同。
“不去。”
“我们跟她又不是一路的。”
“她应该跟王春生一起。”
“咱们一会儿先去就行。”
小学妹喜笑颜开连连点头。
这个答案她非常满意。
就是嘛!
学长不是那种藕断丝连的人。
顾清影目的多明确。
连她都能看出来,学长难道傻呀!
男人懂得避嫌是对的。
免得给别人希望。
“你好像很开心呀!”
小妮子仰起头,故作平静道:“有吗?”
“我怎么感觉不出来。”
“可能是学长做的布丁蛋糕太甜了。”
“如果不是我肚子没地方,肯定还能吃四五个。”
陈南星有点明白宋庆辉的担心。
李智恩这么大的女生,面对甜食还克制不住。
刚才一口气干了四个布丁小蛋糕。
如果不是他阻止,小妮子肯定还停不下来。
何况是个小学生,肯定更没有自制力。
宋庆家住在天华别墅区。
李智恩提前打过招呼,所以,他们提前一步先到。
“姐姐,你终于来了。”
“我在家可是盼星星,盼月亮。”
“昨晚兴奋的一夜都没睡觉。”
“要是你不来,这个生日过不过都行。”
宋甜甜人小鬼大,颇有小版李智恩的风范。
一边对着李智恩表达诚挚的感情,还不忘偷瞄他几眼。
李智恩伸手捏了捏宋甜甜挺翘的小鼻子。
“小丫头,嘴巴越来越甜了。”
“学习成绩最近怎样?”
“有没有飞一般的进步。”
这个……
宋甜甜摆弄着小手指,眼珠灵活的转动。
憋了半天,才说了句:“还好。”
“姐姐,这位帅哥是谁??”
“你也不给我介绍一下。”
李智恩早就读懂小妮子眼里的含义。
她介绍有用吗?
宋甜甜肯定以为学长跟自己是一对。
“我叫陈南星。”
“你智恩姐姐的朋友。”
“哦。”
宋甜甜眨巴着眼睛,小声凑近李智恩问道:“姐姐,什么样的朋友?”
“是不是那种可以牵手的关系。”
小丫头表面看是在说悄悄话。
只要不是聋子,都能清楚听到刚才的内容。
陈南星干咳两声。
现在的小孩子太早熟了吧!
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男女关系。
都是那些狗血偶像剧闹的。
他像宋甜甜这个年纪,还是个木头疙瘩。
整天就想着看动画片。
“智恩,南学快进屋。”
宋庆辉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
甜甜跟智恩投缘,他是知道的。
想不到对陈南星也挺友善。
“宋总,好福气呀!”
陈南星依旧使用了一个尊称。
只要宋庆辉不吐口,他绝不以学弟身份拉近关系。
“什么福气。”
“等你有这么一个闺女就明白了。”
“整天被搅闹的头疼。”
“不瞒你说,我在公司都没这么淘神。”
宋庆辉嘴上这么说,脸上早就笑开了花。
这点和顾叔多么相像。
有个漂亮聪明的闺女,估计老父亲都会开心的不得了。
宋甜甜皱着鼻子,不满的哼了一声。
“姐姐,咱们去我房间玩。”
李智恩明明比小丫头高很多。
他却觉得两个人年龄差不多。
那一蹦一跳的样子可爱极了。
“南星,我们去书房喝杯茶。”
陈南星点了点头。
喝茶是借口,宋庆辉想跟他谈谈才是真。
他猜想小妮子把刘主任的事说过,宋庆辉心里的恶气也该出了一半。
接下来只看自己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书房面积很夸张。
目力所及之处都是各种书籍。
可以说多数成功人士,都喜欢这种装饰风格。
真正有时间看书的人不多。
他在正前方书架扫了一眼。
基本每本书中都夹着一张书签。
这也就意味宋庆辉是真的在读这些书。
而且读过的书都做了标记。
“喜欢什么茶?”
宋庆辉淡淡问了一句。
“红茶吧!”
“这个季节可以喝点润润肺。”
宋庆辉怔了一下,然后拿出一罐红茶开始泡制。
他以为陈南星会说都行。
这是大多人最正常的一种反应。
都行的意思是客随主便。
也是为了保持礼貌,避免因为喝什么茶闹出洋相。
陈南星回答简单干脆,说明是个极为有目标性的人。
“宋总平常每天都要看一个小时以上的书吧!”
“哦”
宋庆辉扬了扬眉毛,好奇道:“何以见得。”
陈南星看了一眼那些书签。
宋庆辉心中恍然,忍不住说了声“原来如此。”
来过他书房的人不算少。
但真正留意这些细节的却不多。
能通过细枝末节推敲一个人的习惯。
这份能力就相当了得。
“坐。”
“听说你跟刘主任谈了?”
听说?
陈南星觉得好笑。
明明就是小妮子搞了现场直播。
“嗯。”
“了解了一点您跟校方的事情。”
“我估计刘主任不一定会完全讲实话。”
他没急于把谈话内容重复一遍。
也没去询问宋庆辉的意思。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这个道理。
宋庆辉只是主动提了谈话,并没有进行询问。
说明内心还没完全向自己敞开。
这个时候他太心急去谈主题,很容易适得其反。
宋庆辉对陈南星有了一个直观评价。
沉稳大气,非常富有谋略。
在这次简单对话中,看似他掌控主动权。
实则陈南星分寸把握很好。
“学弟,咱们就必绕圈子了。”
“有话直说,你是不是对会长的位置也感兴趣。”
“如果是你感兴趣,就冲着智恩的面子。”
“我也帮你一下。”
陈南星摇摇头。
首先他对那个位置真没兴趣。
其次更不相信宋庆辉愿意把这种事当人情。
这种手段他过去也用过。
“上次我就跟宋总说的很清楚,我纯粹是个打酱油的。”
“至于您跟校方之间的矛盾,我觉得还是和了好。”
“您赚得是辛苦钱不假,但经商面子和信誉同样重要。”
“关于这点您比我更清楚。”
“说到底是老刘不会办事,跟校方没直接关系。”
“您可能气老刘不体谅人,但校方做的还算看得过去。”
“这么时间都没任何动作,您应该清楚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