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IOT,是Internet of Toilet的简称,也就是把厕所接入互联网,互通信息的意思。
在日本国内,某年温水马桶座的普及率终于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五。在温水马桶座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新推出的商品就是这IOT了。
IOT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般家庭用IOT,企业、店铺用的隔间一体型IOT,以及小便器用IOT。
那么,IOT究竟能干些什么呢?
在普及了IOT的厕所中,只要一坐上马桶座,便会启动“臀纹认证”系统,通过检索互联网上全世界的臀纹信息,精确定位到个人。完成个人认证以后,每天上厕所的次数和上次上厕所以后经过的时间、使用的卷纸长度、上厕所花费的时间,乃至根据定位情报得出的上厕所的地点都会联动并显示在手机上。
除此以外,企业用的隔间一体型IOT还会在隔间的门上安装液晶显示屏,通过屏幕显示个人如厕信息。
在商业设施中,显示屏上还会提供广告、健康贴士或是游戏、视频等内容。
顺便一说,小便器会在便器上方加设指纹认证功能,使用前轻触认证区域就能与个人如厕情报相连接。而且,认证区域还附有自动消毒功能。
马桶座上则带有身体组成测定机能,通过臀部表皮的少量水分等数据就可以测定克莱托指数、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皮下脂肪率、基础代谢量、体水分率、身体年龄、推定骨量和臀压。
马桶座自不必说,就连小便器都能使用事先埋在站立位置下方的体重计测量体重。
而装设有小型检测套件的IOT则可以通过排泄物等进行简单的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尿糖、尿蛋白、尿沉渣、尿比重、尿胆原、大便潜血等。尽管大部分项目都能在一分钟以内得到检查结果,有些需要花费时间的项目会在之后通过短信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
这些检查指标都会量化,从而将人体的健康状况划分为五个等级。不仅如此,如果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被评为最低等级,还会通过互联网通知使用者登录过的医院,日后就可以收到医院方面提供的就诊指导。
检查的费用按包月形式支付,从“个人如厕”网站到信用卡、银行转账等支付方式都可以。当然,这项服务也处于医疗保险的涵盖范围内。
实际上,如今IOT的普及率正在急速上升。
其背景正是源于便检和尿检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对很多疾病早期症状的发现起到了莫大的帮助作用。
政府为了推广具有健康检查机能的IOT,实施了“如厕点数”政策。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通过把厕所全部IOT化就可以享受由医疗保险全额承担检查费用的福利,让健康检查实际免费化。
政府积极推进这项政策,是由于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通过IOT这一手段,在家中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健康检查。
IOT形成了一股热潮。家中的厕所自不必说,商业设施、公司、学校、公园、公共设施的厕所都被IOT化,如今没有IOT化的厕所甚至被称为“复古厕所”,已然成为跟不上时代的旧物。
在这期间,“内置相机IOT”的发售也因为牵涉个人隐私出现了问题。还有“个人如厕”网站的信息泄露、收取高额IOT安装费用的“IOT欺诈”、IOT的不正当利用、冒牌“个人如厕”网站盗用个人信息、使用中的IOT擅自发动臀部洗净功能的“IOT远程控制事件”等问题,也都时有发生。
然而,由于政府“如厕点数”政策的推进,自初代IOT登场仅仅过了四年,IOT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因为普及率高,冲水马桶、温水马桶座和IOT如今已经被人们合称为“三便器”[3]。
IOT因为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检查人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事物。除此以外,厕所隔间门上的液晶屏中,也会播放与个人健康状况相对应的健康食品广告、医院情报的介绍等信息。专门面向如厕时间观赏,IOT专属播放的视频也粉墨登场。
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健康、更加便利。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随着IOT的普及,某种现代病也呈现出日渐严重的趋势。根据IOT的数据,人们的平均如厕时间和IOT的普及率呈现出正比例增长关系。
因为长时间坐在厕所里导致的疾病,没错,就是痔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