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據我所知,目前在軌的商業航天器數量將超過10萬顆,還有數百顆衛星存在回收問題。為了節約成本,衛星鏈的服役時間是有限的,通常隻有3-5年,這意味著未來每年將有數百顆衛星退役。雖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承諾這些衛星有自動墜入大氣層燃燒的功能,但事故還是時有發生。”
事實上,汪海也意識到聯合理事會頒布了《《外層空間條約》》,並強調各機構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層空間的活動應承擔國際責任。
但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權威機構可以規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行為。
如何避免和防止“空間碰撞”仍然是一個國際難題。
麵對當今太空中的“圈地運動”和“宇宙霸權”的盲目擴張,它仍然需要權威機構的監督。
王海渡和蘇峰把這些問題說了一遍,雙方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蘇楓微微頷首,他似乎已經能夠判斷出汪海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這次尋求與DJI的合作意義重大,所以蘇峰有必要先了解汪海的立場。
“如果我說楚華科技可以解決衛星回收問題,甚至反製宇宙霸權,你覺得國際社會會支持我們的航天發展嗎?”蘇峰突然拋出了這次訪問的重點。
汪海的眼睛亮了起來,肯定道,“這是當然的。如果我們能為世界人民消除衛星墜落時的事故,甚至限製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太空製造的壟斷,他們沒有理由不同意。”
汪海可以肯定這一點。
擔心星鏈計劃的不隻是上峰。很多國際勢力其實都有不同的衝突,但是他們沒有力量站出來對抗,所以隻能任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太空肆意發展。
蘇楓突然笑了起來。
很好,連汪海都這麽認為,所以楚華科技一定會得到國際支持來發展新的星鏈計劃。
這是蘇峰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