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結束時

方文傑

字體:16+-

2-6

自從高中畢業後,每到夏天,方文傑都會開車回老家看夕陽,同時數一下每天下午兩點半經過的火車,但火車並不是每次都那麽準時,有時晚點到三點,但總的來說,火車還是靠譜的。他老家就在鐵道邊。後來由於鐵道的擴張,大家都往城裏搬,所以他回去也不會碰見發小兒或鄰居大嬸,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他也不太喜歡跟他們打招呼,不太習慣被大嬸們噓寒問暖。

對於家鄉的回憶,總是有好的,有壞的,而他記起的大部分都是壞的。讀五六年級時,他和幾個發小兒,也是當時的同班同學,總是在家裏數火車。他們都說是二十一節車廂,但方文傑每次數的都是二十二節,然後老被嘲笑,說他連火車車廂都數不過來。尊嚴,也許人越長大就對此越沒有感覺,可以說,小學生的自尊心是最強烈的,這也導致後來方文傑每個夏天都借著看故鄉的夕陽的名義回去數火車的車廂數。雖然周圍的火車站已經變化巨大,擴建了很多,也變得更美,跟時代更加接軌,但是他所要數的那輛火車的車廂數並沒有變。後來他跟那些發小兒都失去了聯係,再也沒有機會見他們一麵,再讓他們一起為此聚集在兒時的鐵道旁邊一起數火車車廂,對於他來說,有些觀點,自己得到證明就好,並不需要別人的認可。

凡事都有兩麵,所以他對家鄉的回憶也有好的地方,那是關於他的奶奶。小時候,他總是跟在奶奶的身後,有時候會沿著鐵路撿煤渣回家燒水。他並不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對家庭也不是從小就有服務的精神,隻是小時候跟著奶奶,奶奶會給他講故事。雖然後來他想起那些故事覺得邏輯有很多的不通之處,但是當時年紀小,他聽得津津有味。有一個嚇唬小孩的童話,但年代已經久遠,他記得模模糊糊的,這是他心裏一個小小的陰影。他有時候想要回家去叫他奶奶重新講述一下那個故事,但每次想到這裏的時候才反應過來奶奶早已經去世多年,他也多次尋求過書本的驗證,試圖找出這個故事是否出於哪本書,不管多少嚇人的故事,再聽一遍就不會老是想起,清晰的記憶遠比模糊的不常被惦記。但是在大學的時候,他翻了圖書館裏麵所有民間故事書,裏麵都沒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