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之半岛雄鹰

第一百一十五章 雄鹰之眼

字体:16+-

雄鹰振翅而飞。

它饱饮长风,越飞越高。冬比忽城上方,高耸的乙支府显得矮胖。很快,城墙成了泥地上的线条,头顶的苍穹豁然开朗。这是一片碧蓝无垠的天空,几块淡淡的云彩触手可及。

下面的世界越来越小。整个世界摊在下方,如同一幅五颜六色的织锦。雄鹰锐利的眼睛闪着光芒,将一切行走其间的景色尽收眼底,清晰无比。

它飞过重建后的冬比忽城,一直往东,飞过枯黄的平原,飞过白雪皑皑的连绵峰峦。银色河流在深绿色的树林中留下蜿蜒丝线。它飞过沟壑纵横的丘陵,山山水水缓慢地向后退去。它飞过大同江,蓝绿色的河水浩**奔涌。这条伟大的河流从东至西跨过整个半岛,将陆地上的河水源源不断地汇入大海。雄鹰像永远不会停下的白色箭镞,向着东北方向疾飞。

它又飞跃了一座崚嶒大山,两座小山中的一片平原如画轴般豁然展开。两座小山一南一北,将平原夹在其中,这里就是相望坡。相望坡的北面停留着一队纯白颜色的大军,一万骑兵和四万步兵杀气腾腾、整装待发。

雄鹰在天空中盘旋几下,看到绿眼白发的将军在五万大军方阵的前列,双手举着大锤,等待着最后的决战。

南面是一片红色的海洋。三万大军排列成整齐的方队,像烈日下燃烧的火焰。穿红色衣甲的天师队伍整装待发,大纛旗上的“唐”字清晰可见。弓手、弩手、战锋队、马军皆平静如缓缓升起的太阳。

童路身前立着一位瘦削的大将,他的盔甲是厚重的十三铠,上了暗红色瓷釉,在旭日的光芒中鲜亮如火。他头戴红缨头盔,盖住了灰白头发。他的披风由难以计数的金缕丝线织成,正是显庆皇帝赐给他的礼物。他骑着一匹银色宝马。雄鹰认出了他,在他头顶盘旋了几下,落在他的肩膀上。他抚摩着它的羽毛:“父母保佑我。二弟,如果你在天上看着,把胜利带给我。”雄鹰用“咕咕咕”的声音表示回应。

之后,乙天卓挥舞长剑,远处响起军号,低沉哀怨,令人不寒而栗。伴随着有序的鼓声,整个方队开始前移,像移动的火焰,慢慢向土坡蔓延。

太阳将浅红的光洒在大地上,行走的天师犹如一朵缓缓绽开的钢铁红玫瑰,尖刺闪闪发光。中军的刀盾手站成三排,步弓手排成三列,有条不紊地调试弓弦,箭矢在腰间晃动。成方阵队形的长枪兵站在弓箭手身后,后方则是一排接一排手持横刀的短刀手。左右翼全为玄甲骑兵,共约四千人。他们的装甲更为厚重,巨大的马匹托起他们。两翼犹如两只黑色巨掌,随时准备给对方以雷霆一击。

北面,牛角号声从白色阵营中传出。“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低沉而悠长,犹如来自北方的狂风暴雨,令雄鹰不寒而栗。它“呜啊”叫了一声,从乙天卓身上飞起。

乙天卓挥挥手,唐军的号角随即回应,“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洪亮而沉着。战鼓“咚、咚、咚、咚”地响起,所有兵马立即摆起阵形。右厢前军、右厢右军、左厢左军在前,右虞候军、左虞候军和左厢后军在后,围城一圈,组成六角方阵,将乙天卓带领的中军围在圆内。

六个方阵、中军圆阵,还有方阵之间、方阵和圆阵之间,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各阵营相连,弩兵、长枪手、刀剑手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李靖将军发明的六花阵集中、机动、协调,配合得完美无缺。

南面过来的白色人马首先是骑兵,身穿白色皮甲,每个骑兵将士的帽胄上都插着一支鲜艳夺目的翎毛。他们人人一把环手刀,背负强弓长箭。马队风驰电掣般跑动,骤然间齐刷刷一排人立。战马齐声嘶鸣,同时陡然止步,前蹄落地处钉成一个严整的十十方阵,令人叹为观止。高句丽的骑兵竟如此整肃威武。最前面的大将白肤绿眼,波浪式的金银头发随风飘舞,手中端着硬弓,腰间拴着两把金锤。

随着绿眼将领的一声呼喊,白色海洋里的弓骑兵飞驰而进,就像大海中的波浪,向右厢前军的方阵扑来!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对于当今世上的战争,三百步是遥远的距离,那是一里多地的距离。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能在这个距离上射杀敌人,而唐人做到了。

乙天卓一声大吼,令旗举起,位于中军圆阵的伏远弩队列出列,沿着既定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右厢前军。一千两百名弩兵推来了六百辆弩车。这弩车几乎和马车一般大小,军士摇动转轴、绞开弩弦,这可是强度达到“十二石”的强弩。另外一名士兵拿出一支巨大弩矢,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犹如一支短矛,被搁置在弩臂正中的矢道内。两边的六道矢道内左右各被放上三支略小的箭矢。之后两名士兵摇动弩车,对准移动的黑点。

“放!”乙天卓喊道。

士兵扣下开合,数千弩矢齐发,呼啸着飞入空中……雄鹰在天上看到弩矢划开蓝天,毁灭性地砸在白衣轻骑兵马队中……“咚咚、咚咚、咚咚”,弩矢从天而降,只要被碰到,无论是多厚的甲都会被穿透,无论是马匹还是骑兵。雄鹰看到一支弩矢穿透人的胸膛后又穿透了马的后背,还有一支弩矢穿透了马的头部,将士兵摔落地下,士兵折断了脖子。

弩矢所到之处,无不摧毁一切……血腥味在空气中蔓延,雄鹰闻到了……

这并没阻挡勇敢的白骑兵的攻击。他们撇下一堆尸体,继续往右厢前军袭来。此时,伏远弩沿着固定路线从方阵中撤回中军圆阵,擘张弩、角弓弩、单弓弩三种不同的弩手来到前军方阵,射程最远的擘张弩排在最后,单弓弩排在最前。鼓声响起之后,三排弩手分别放出弩矢,遮天蔽日地砸向白骑兵。

还有一百步的距离,这终于到了白骑兵的射程。高句丽弓骑兵骑术精湛,只见他们人马合一、收发自如,远超唐军骑兵。他们射技非凡,风驰电掣间三箭连发且正中唐军咽喉,无数唐军骑兵落于马下。论马上射技,没人能与之比肩。人快、马快、身手快,出手快如疾风。

白色军队的弓骑兵在草原上驰骋,拉弓射箭,姿势既优雅又可怕。每射出一箭,他们还会吼出大丽人的问候。一万弓骑兵喊着同一个口号,听命于同一名将军,同时射出一万支箭矢。遮天蔽日的箭矢几乎同时从同一个位置掉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像长了眼睛的冰雹,朝天师奔去。红衣士兵们举起盾牌,试图挡住漫天的箭雨,但仍有百支、千支箭矢找到了它们最喜欢的部位。刹那间,倒下去的人不可胜数,呐喊转为哀号。

绿眼将军一声怒吼,身后的传令官吹起牛角号,弓骑兵伴随着号声进退有序,队伍整齐划一。几个回合后,各有死伤。白衣军展现出了更强的作战欲望。绿眼将军按捺不住,亲自率领骑兵袭击右厢前军,吸引了天师兵马的大部分远程武器。之后,白衣兵分成三队,分别攻打六花阵的前军左厢左军、后军右虞候军和左厢后军。其中攻打左厢后军的攻势最为猛烈。一个脑后只有一小撮辫子的光头大将挺着一支长枪冲开了最前面的刀盾手。

右虞候军、左厢后军最前面的刀盾手没有被冲垮,但无法抽调出兵力防守左厢后军。乙天卓只能从中间圆阵里调集兵马。白衣弓骑兵犹如一阵风,迅速离开前阵来到后阵,将成千上万支箭矢砸到左厢后军之后,造成了巨大杀伤。

光头将军带领的骑兵和步兵勇猛往前。虽然他们损失惨重,几乎被唐军阵内的弓箭手射成筛子,但他们仍然依靠着数量上的优势往前冲锋。他们几乎就要冲破最后一层刀盾手,杀出一条血路。如果唐军的左厢后军被破,那整个阵形也将被攻破。再加上白衣军在数量上的优势,红衣军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

白衣弓骑兵收起硬弓,拔出了剑。他们成了真正的骑兵,又一次向左厢后军袭来……

这是千钧一发的生死时刻!

在白色骑兵距离他还有二十步的时候,乙天卓一声令下,弓弩手射出箭矢。大唐重器出现!数千名身高八尺以上的壮汉手执陌刀,与战锋队齐入奋击。雄鹰看到这陌刀犹如庞然大物,刀重十五斤,有着七尺左右的恐怖身长,刀刃更是长达三尺。

持刀之人皆身材壮硕。他们走出盾牌队伍,高举陌刀,双刃陌刀闪烁着死亡的光芒。他们如墙般前进,和白衣弓骑兵接触后发出“唰唰”的恐怖砍声。无数冲在最前的骑兵被砍杀,他们的战马也没能幸免。这杀器砍向白衣兵的轻甲,如同切瓜砍菜一般。

第一拨陌刀兵挡住骑兵的攻击后,第二拨陌刀兵紧接着跟上,又是一轮人仰马翻,马儿的嘶鸣和受伤士兵的哀号响彻山谷。两千名陌刀士兵如山一般站立,像山一样挡住了骑兵,给白衣兵马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绿眼将军扔下硬弓,挥舞双锤,吼出一声命令。英勇的大丽人在怒吼。北面,战鼓响起,所有兵卒放弃左厢后军,冲向唐军前阵。

几个心跳后,白色海洋冲向红色的山峰。在一人高的铁盾后,弓骑兵成楔形阵形,率先与唐军接战。面对大排长枪,有的战马在距离枪头五步处猛地停下,将马上的骑兵甩进阵内;有的战马冲了过去,马儿的头颅和胸部被唐军的枪尖贯穿;还有的战马跳过盾牌,在阵内转动厮杀。

弓骑兵始终无法突破坚固的红色城墙,不消半个时辰,白衣军的弓骑兵丢下上千人马尸体溃退。白色兵马的攻击受挫……

一阵凄厉的号声响起,残存的弓骑兵撤退。之后是隆隆的行进鼓声,四个步兵方阵组成的白色大军紧随而至。阳光下,白衣军步伐整齐,长枪和刀剑犹如一片闪亮的森林,汇成一股强大的攻击波,开始攻击唐军前阵。红色海洋中号声大作,红色方阵骤然旋转,阵中的旗帜穿插移动。不消片刻,三万红衣军团的方阵变成一个大大的圆阵。

三万大丽勇士组成的白色方阵越来越近……一阵尖利的号角声再次响起,红衣圆阵内,铁盾手身后的弩兵“唰”地立起。天师弩手训练有素,每千人形成一个大大的弧形,一共五层,一层射出弩矢后立即后退,重新装填弩矢,后排续射,如此往复。暴雨般的长箭呼啸着飞向天空,遮住了太阳。

天师的弓弩是可以射穿皮革甲胄的长镞箭,这给白衣兵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许多白衣兵的盾牌被射穿,士兵轰然倒地。不过,这并没有阻止白衣方阵勇士的冲击,他们依靠数量的优势冲到了铁盾前。

这是一场山岳与山岳的冲撞……由三层铁盾组成的唐军前军圆阵被白衣军冲击得摇摇欲散……将领一声呐喊后,金钲被敲响,“嘡——嘡——”的声音很快传遍整个圆阵。圆阵如鲸鱼般往后稍退,然后利用退出的空间收缩阵形,组成多达五层的铁盾防护墙。

之后,软弓射出无数箭矢。随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长枪从铁盾后一起刺出,不断刺中白衣兵的身体。白衣士兵拼死往前,手持环首刀,疯狂地砍向持盾的唐兵。两方士兵接触之地已然成了人间地狱,无数人马的断肢、尸体被两方士兵踩在脚下,越积越高……连空气都被鲜血染红,血雾弥漫整个相望坡。

除了血腥味,空气中更多的是杀气、绝望和解脱……

随着将领一声呐喊,天师的反击开始了……

位于后军的天师玄甲骑兵率先跑出圆阵。这两股黑色骑兵犹如两把尖刀,插入白衣步兵的中间部位。天师的骑兵队伍中,无论人还是马,都武装到了牙齿。这样的重装骑兵对战轻甲步兵,很快演变成一场屠杀。白衣大军的中间位置很快成了天师铁骑的劈杀场。越来越多的弓骑兵被唐军骑兵的长枪刺中、倒地。

白衣军最前方的攻势逐渐减弱。又一声号令响起,唐军圆阵内的重装步兵提着盾牌、长刀和长枪往前,不断刺杀白衣军的骑兵和战马。一阵厮杀后,作为主力的红衣轻步兵持刀剑和轻盾牌成楔形队形往前。和红衣骑兵一起,无情地斩杀白衣骑兵和步兵。

红衣兵始终保持着队形。主人高举长剑示意左右,身边的军号“呜呜”响起,也奏响了“绿眼狼”大军的丧钟。位于最后的白衣步兵最先溃败,随后白衣军兵败如山倒,无论是弓骑兵还是步兵,都如退潮的海水般溃逃……

绿眼白发将军还要往前冲,被后面的几个副将拖住……

五万白衣军队损失过半,撤出战斗……

白色雄鹰落在主人的肩膀上。主人对它笑了笑:“平壤,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