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TRN為您帶來的獨家整點播報。在此次基地自殺式襲擊案件中,受困阿爾菲的人質包括艾德·理查茲和榮獲過奧斯卡獎的知名導演娜塔莎·洛維特。”
塞特吩咐給了卡羅琳一個特寫,她一臉凝重,塞特希望能捕捉到這個細節。身後的大屏幕裏是直升機傳來的航拍,近景裏有警察、消防員、醫護人員及相應車輛,遠景裏是阿爾菲所在的L型建築物。
“目前有二十五人受困餐廳,”卡羅琳繼續道,“截止到現在,唯一受傷的是阿爾菲的泊車員維克多·科馬內奇。三個街區範圍內的人員均已安全撤離。警方呼籲公眾遠離現場。接下來我們將衛星連線紐約大學恐怖主義問題專家阿利斯泰爾·諾貝爾。”
“準備切到諾貝爾,”塞特高聲說,“三,二,一。”
諾貝爾體態偏胖,一張肉乎乎的圓臉,還有三層下巴。他遠不如麥考斯上鏡,不過隻要他能講出塞特想聽的故事,那這些就都不是問題。諾貝爾身後是紐約的圖景,帝國大廈傲然挺立,異常醒目。
“諾貝爾先生,您如何看待目前的情況?”
“這是基地組織的慣用手法。”諾貝爾說。
毫不猶豫,無須提示,塞特幾乎要手舞足蹈了。這位專家一口布魯克林口音,隻不過重音柔和了許多,他說起話來一本正經,信心十足,令人信服,非常適合上電視節目。
“他們選擇了一個高調的場合,”他繼續道,“這與他們的信條相吻合。回顧一下基地組織過往的種種暴行就不難發現,倫敦爆炸案、馬德裏爆炸案,還有“9·11”,這些案件目標的共同之處都在於它們廣為人知。我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時至今日大樓倒塌的場景仍然曆曆在目。當時那一瞬間反複在電視裏播放。現如今,每當我登高眺望整座城市,我都不由自主要看看大廈曾經矗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