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食堂

22

字体:16+-

“恭喜各位,非常精彩,我们这边也是收获良多。不过有一个重大疑惑,我们一直想不通,希望得到诸位的解答。”角斗结束后的招待午宴上,海外团队的技术主管主动向柯乐等人请教,“贵公司的特暴龙体重究竟是多少?方便提供一个大致数字吗?刚刚我们几个人讨论过,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为何它能有那样的加速度和抗冲击能力。”

这天中午的宴会规格很高,场地直接使用了刚刚封顶不到两个月的海滨观景剧场,整个建筑都包下来,全部由美华母集团买单,体现出相当的诚意。但在听到对方做出如此询问的时候,柯乐抿着威士忌,心里在想,真正的诚意考验现在才开始。

特暴龙的数据和设计自然是机密,不过世界上并不存在永远的秘密。为了利益,秘密的程度也是相对的。这一行里的领导者们没人是傻子,但要是你永远过于精明,等于也把自己未来的路堵死了。不妨大胆一些。

“你们的霸王龙体重是多少?”他给海外技术主管递去一根雪茄,示意这类问题并非完全不能涉及。

“实战状态下,平均在4.5吨左右吧。为了达到这个重量,我们可受了不少罪。”

海外技术主管之后介绍了北美团队为霸王龙减重的奋斗史,从减脂到减肌,从辅助系统的全钛化改造到柔性部件的全复材化改造,再到柔性燃料电池的攻关和实验,乃至冷却系统的简化和管线电缆的轻量化,滔滔不绝,吸引了周围不少技术工作者的注意。

“你们的确也是辛苦了,不容易。”柯乐吩咐手下记下这些内容,同时流露出同情的语气。“有些遗憾,受限于一些规矩,我不能透露太多关于特暴龙的情况。可以告诉各位的是,目前版本的特暴龙,实用总重的数字约在2吨到2.5吨之间。”

“什么?这不可能!你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给出的这个数字已经被柯乐特意夸大了一些,但还是令现场所有的外国技术同行们惊呼不已。

“主要是围绕骨架和驱动装置的减重问题下了一些功夫,其他的详情,恕我不方便透露。”

柯乐不能透露给他们的是,实际上特暴龙自有的许多生命机能系统已经被美华公司彻底替换,甚至删减了。特暴龙的腿骨、肋骨、部分头骨、部分尾椎骨已被空心钛合金型材替代。无益于角斗的短小前肢里,软组织及神经系统被完全取消,仅剩下瘦弱的碳纤维骨骼,这对前肢实际上等于已经坏死。几大主要运动区域的肌肉和韧带组织多处萎缩乃至消失,剩余部分存在的目的只在于保障液压系统和电机传动的正常运行,换句话说,一旦人造运动系统关闭,这头特暴龙将全身瘫痪,动弹不得。特暴龙的部分消化器官、部分内分泌器官,以及整个生殖系统全被取消,多出来的体内空间,除放置药物注射系统和无线电程控中枢外,剩余部分都被高等级硅胶气囊所填充。这些气囊内部存放有氦气,不仅能进一步降低体重,更可通过气囊内置的阀门实时调整体内各区域的氦气容量,随时调整特暴龙的行动姿势。

有两个关键技术点尤其不能泄露。第一,特暴龙体内绝大部分的钛型材和合金型材,都运用了美华独有的微结构立体空心铸造技术。在微观尺度上拥有空心结构的这些金属材料,在单位体积下可比实心结构节省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重量。同时,它体内各处的复合材料也使用了微结构立体空心编织工艺,进一步帮助减重。第二,也就是特暴龙能够减重的最重要因素,是这头恐龙体内的所有人造辅助系统,统统不需要电池供电—美华的能源分公司已将整个角斗场做成了一个面积近七千平方米的无线充电板,地表下方事先铺设有总长超过三万米的线圈;特暴龙体内所有主要活动系统都具备大功率感应充电技能,在它的坐骨后方,美华的工程师也安装了变频预备电容。坐拥主场优势、活动电量无限制的特暴龙,仅在电池方面就可比对手省下至少五百公斤的体重。

“这些都是战略级别的机密。可从本质上来讲,它们全都只是对现有技术上的小修小补。鸡鸣狗盗的小伎俩,不成气候。”对方离开后,柯乐坐到宴会厅角落里,心中感到极度无聊。

随后的同行业交流分享会上,他的心情依然没有好转起来。

下午的交流分享会以论坛的形式进行,女总监代表美华主持,特邀嘉宾为海外团队技术成员。第一场,是由来自北美开发基地的执行总裁介绍他们团队在中生代飞翔爬行动物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会飞的爬行动物,多年来始终是古生物复制产业中最困难的一环,不少人断言,除非人类在扑翼机的研制上取得实用化进步,否则根本无法仿制出翼龙来。北美团队历经反复尝试之后,还是从最基本的生物体原型改造路线着手,以喙嘴龙亚目中一些体形小巧的成员作为第一阶段的制作目标。他们选择的原型生物是蝙蝠。

该执行总裁在演讲中坦言,该项目目前仍有几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一个是蝙蝠与喙嘴龙类的翼结构截然不同,且喙嘴龙特有的带皮膜的长尾是蝙蝠普遍不具备的,因此在飞行试验方面进展仍较缓慢。另一个,也算是一项有趣的发现,即当他们将初期改造完成的第一批实验翼龙放入观赏笼中试飞时,笼子外面,许多参观者不约而同地说出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来:

“这玩意儿到底是翼龙还是蝙蝠?!”

看见演讲者面露苦笑的样子,柯乐默默点头。他完全能够理解这种感受。

无论何时,这个行业里每位从业者都仍需永远提醒自己牢记:游客想看的不是真东西,他们想看的只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幻影。空气动力法则和趋同演化法则,很可能使得真正的喙嘴龙飞起来与蝙蝠异常相似,但即便你把真正的喙嘴龙从中生代抓回来给游客们看,他们也不会买账。只要他们不接受这是翼龙,那么这便不是翼龙。

想了又想,柯乐还是叫来研究中心主任吩咐道:“倒也不妨一试。森林翼龙体形也很小,值得用蝙蝠去试试看,至少可以先弄点成果出来应付董事会。”

不过总还是一样,终归不过是生物体与机械体之间的缝缝补补,生拉硬凑,为复制而复制,沉迷于技术细节的雕琢,并没有上升到更高的认识层面。他的无聊感在持续加深。

“接下来,我们将见到今天的重头戏,”女总监在台上介绍道,“下面有请檀山集团董事长。”

老朋友来了。柯乐朝台上看去。那个女人离开嘉宾席,迈着矫健的步子登上讲台,熟悉的身影让柯乐回想起许多往事。不过此时他最大的感受是:那女人果然还是最适合站在话筒前,而不是出席股东大会。

曾被他使用手段驱逐出公司的女总裁,现在的檀山集团女董事长,今天连PPT都没有准备。她只简短地说道:“请各位嘉宾坐稳了。”

遥控器被女董事长按动,她身后的投影屏被撤下,幕布朝两边分开。一个水柜从地表以下缓缓升起,乍看之下似乎不过是普通的大体积水族馆箱,但细心的嘉宾已经能够发现,这“水箱”的面积和深度都极为惊人,因为在水中各处都能见到大量的珊瑚礁和菊石、鹦鹉螺等海洋生物,正在深邃的海水里四处游窜。台上所能看到的,其实只是无比庞大的人工海洋的小小一角。

“先等一下,菊石?鹦鹉螺?我的老天,她连这些都做出来了?”研究中心主任惊讶道。

“假的。机器的。”柯乐在一旁解释,“塑料壳子上装着磁射引擎。电动玩具。”

“我记得这好像是我们集团上游供应商的东西。看来她确实跟您重新合作了?”

那还用说。否则今天也不会允许她登场了。柯乐冷眼看着女董事长在台上的表演姿态,心想,其实我们倒要感谢你才对。如果不是你马上要带来亮相的那个劳什子玩意儿,眼前这个与海水实时循环的巨型人工海洋水箱,还有我们现在坐着的海洋观景剧场,未必能这么快就搞好……我知道你想报复,我很清楚,所以我允许你来谈合作。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女董事长在台上声音嘹亮地说,“行业发展到了今天,拐点已然出现。蓝海在哪里?诸位请看,就在我的身后。蓝海。”

巨大无边的水箱中,各个角落亮起高功率射灯,幽蓝色的水光呼应着她的台词。台下嘉宾们刚笑了没几秒钟,猛烈的冲击开始震撼整个剧场。

仿佛是从深不见底的海水中凭空出现,浑身灰蓝、布满斑驳伤痕的沧龙冲进所有人的视野,在女董事长身后如丝带般在水里笨拙而缓慢地左右游**,令整个剧场都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吓呆了。它太大了。相较于女董事长的娇小身躯,它的长度和宽度看上去宛如两节高铁车厢。玻璃足够厚重,沧龙的游泳没有声音,这更加烘托出一种惊悚的气氛。

“哼,骗子。”场下,女总监躲在柯乐身后小声说,“水下光线有折射,剧场的观景玻璃是凸透镜做的,那条鳄鱼根本没那么大……”

“闭嘴。你错了。”柯乐对她呵斥道。

确实是说错了。这条沧龙并非以鳄鱼为原型制造而成。柯乐很清楚,在第一批次沧龙的研制过程中,他与檀山的技术团队早已发现了其中的陷阱。用鳄鱼改造的思路,成本和效率都很令人满意,唯独演出效果太糟糕,原因很简单,之前外国人已经通过喙嘴龙的例子做出了解释:观众隔着水箱玻璃,不会觉得它们是沧龙,只会觉得它们是鳄鱼,而鳄鱼是吓不住人的。

“英国人已经在做蛇颈龙了,我们不想步别人的后尘。我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女董事长当时在合作会议上曾对柯乐如此说道,并曾朝他投来带有杀意的目光。

最终檀山选择用大鲵作为生物体原型。大鲵的动作不被普通大众所熟悉,性情也较为凶猛,最终版本的沧龙造出之后,效果令所有人都颇为满意。

但在柯乐等人看来,眼前的这条沧龙虽然体形壮观,但依然还是不够大。

“檀山的生物技术分公司本质上是家初创企业,巨型动物目前对他们来说难度还是高了点,不过他们今后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您对她可别太手下留情啊。”研究中心主任提醒柯乐。

“我今天就没想着对她留情。”

“是吗?到处留情难道不是您的特长吗?”女总监冲柯乐冷笑一声。

她的表情突然间消失了。

全场灯光熄灭。巨型水箱里的射灯全部切换到红色。一池血红色的水中,纺锤形的黑影从左往右,将整个观景玻璃遮蔽起来,像被拉上了一层黑布;过了很久,黑影的尾部,镰刀形状的“鱼尾”,才再次从众人眼前飘过。

大到骇人的黑色生物在水箱深处转了一个向,距离剧场稍远些,嘉宾们方才能够看清它的尖锐如刀锋般的吻部,庞大如鲸的体形,深深刺进海水中的悠长鳍脚,以及身侧那只放射着绿光的浑圆巨眼。

檀山集团的沧龙已经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去了。

“上帝,这么大的鱼龙?”海外团队的成员们纷纷上台拍照,有人回头问柯乐:“这家伙体积有多大?看上去简直像潜水艇一样。”

你们还真说对了,不愧是老外,柯乐心想。

面对如此庞大的贵州鱼龙,不宜再用“体积”来描述,更应该用“排水量”这个单位,而以“潜水艇”去形容它,无疑也是极其合理的。制造鱼龙的过程中,美华的技术人员发现,岛上的海生动物观赏区水深不算大,水压问题可以不予考虑,水下的流体阻力也可基本忽略,而最困难的是遥感控制、沉浮姿态变化、推进方式这几个环节。无线电波在水下的效果很差,柯乐团队选择的方案是在鱼龙体内的控制电路中存入预设运动轨迹程序,同时鱼龙全身各处安装有共计二十个回声定位探头,两者配合可令它在水下长时间自主移动,不与异物发生碰撞。沉浮和姿态控制系统与前述系统同步交联,主体结构确实参考了潜艇原理:开发人员在鱼龙体内装置了多个柔性自密封水舱,通过水量变化调节动物游泳时的三维运动姿态,并利用压缩气罐和鱼龙咽喉、肛门等部位的单向阀来执行进排水的管理。

最难解决的游泳推进方式问题,也是鱼龙项目最核心的绝密内容,只有美华内部很少一部分成员才知道—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轻质金属制成的“鱼龙”外壳内部,实际负责“驾驶”的,是一头未成年的姥鲨。

这是美华几经筛选之后找到的最佳解决方案。之所以没有选择鲸鱼和海豚作为“驾驶员”,不光是为了避开舆论和政策风险,柯乐考虑的主要还是海生哺乳类的尾部姿态与鱼龙相差太远。不过或许有朝一日,还是会把鲸鱼放进去吧,他心想,毕竟鲸和海豚不需要像鲨鱼那样随时喝水滤水,“鱼龙”体内复杂的给排水系统可以节省下来,日常维护保养成本问题也将随之得到缓解……

“您和您的团队可真是才华横溢啊。”不知何时,檀山的女董事长已经站到了他身后。

“这你就太客气了。”

“跟您没什么好客气的。早就预谋好了对吧?沧龙游泳像鳄鱼,观众不买账,但是鱼龙游起来像鲨鱼就没问题,符合大众期待,反正他们永远是什么都不懂。不愧是柯教授,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惊喜。”

惊喜?你想多了。真正的惊喜你们还没有见到。

女总监这时在台上说道:“还请各位嘉宾落座。今天的交流会真是惊喜连连,最大的惊喜马上到来。请各位嘉宾就坐并扶好扶手,小心头、手、贵重物品。”

终于走到了这一刻。

柯乐扶着栏杆,站在观众区边缘,心潮澎湃,胸中的无聊和压抑被一扫而空。

地板轻微震动片刻,扇形的舞台座位区开始朝天花板方向上升。天花板打开,阳光和海风迎面袭来,众人发现座位已经升回了地面。舞台仍留在地下,取而代之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由通电栅栏包围起来的广阔草地。

大量干冰从草丛里腾起。雾气之间,大厦一般的阴影由远及近朝嘉宾们走来,高高耸立,犹如天地之间的巨柱,左右摇晃,步履轻柔飘逸,姿态优美而和谐。

穿出迷雾,巨兽们走近了。人群中有人发出尖叫,随后这种尖叫越来越多,最终汇聚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欢呼声。柯乐听见身旁有几个外国人在哭泣。

“青岛龙……沱江龙……禄丰龙……黄河巨龙……”海外团队的技术主管左手塞进嘴里,右手朝那些巨兽指指点点,唾液混合着眼泪从他嘴角淌下,令他愈发像个孩子。“老天啊,你们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的像,像活的一样……它们就是活的……”

人们将柯乐团团围住,但柯乐拒绝回答一切技术细节上的提问。

“不可能将解决方案告诉你们。你们不会理解,你们也做不出来。你们所见到的,是只有我们才能实现的真实之梦。”

这是他抛出的唯一一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