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者之國

我不屬於他們 美國科幻圈的誕生

字體:16+-

文/楊楓

雨果·根斯巴克說:要有光

談及科幻的起源,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或赫伯特·喬治·威爾斯與儒勒·凡爾納這兩位“世界科幻之父”。這種唯作品論的觀點自有其道理,然而,科幻作為一種亞文化走上曆史舞台,卻比科幻小說的誕生晚了整整一個世紀。

一切始於20世紀20年代,始於大洋對岸的美國。受凡爾納、威爾斯等作家的影響,《大商船》和《故事會》等美國雜誌都開始零零散散地發表科幻小說。凡爾納將“科學冒險小說”和“失落的世界”融合在一起,由此產生的驚險刺激的異域探險故事為後來的紙漿冒險小說奠定了基礎;威爾斯在創造了許多科幻故事原型的同時,在作品中融入了對社會和政治的關懷;埃德加·賴斯·巴勒斯則通過《火星公主》和《人猿泰山》喚起了年輕人對異星和密林的憧憬……這些科幻巨匠初步塑造了20世紀初科幻迷對科幻的印象。但是受到作者少、作品少等原因的限製,科幻尚且不成氣候,沒有產業,更沒有文化氛圍。

打破局麵的是一本名叫《詭麗幻譚》的雜誌。《詭麗幻譚》雖然主營怪譚故事,但是為其供稿的作者卻是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克拉克·阿什頓·史密斯、奧古斯特·德雷斯和羅伯特·霍華德等作家。他們向驚悚恐怖故事裏注入了超自然元素和科學元素。洛夫克拉夫特開創的“宇宙恐怖”和“克蘇魯神話”更是憑借“超越性的不可知”而影響了科幻、奇幻和恐怖領域。憑借這種早期類型跨界,《詭麗幻譚》同時將科幻迷、奇幻迷和恐怖迷匯集到了它的旗下。

不過,科幻迷和其他類型文學的愛好者卻有著一項本質區別,即科幻迷更看重作品中的科學和技術元素的真實性。而《詭麗幻譚》的定位勢必讓它無法永遠隻滿足科幻迷的興趣。雨果·根斯巴克,這位被後世譽為“科幻雜誌之父”的科幻編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辟出科幻的新天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