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北半球緯度稍高的德國境內,格拉斯先生也帶領一群人開始轟轟烈烈地進行春耕生產了。
全球智能數據係統毀滅之際,格拉斯那橫跨上百平方公裏的BMW商業帝國瞬間變成一片死寂沉沉的廢鐵森林!尤其是他那上萬億的巨額信用數據,現在連一個小小的電子數字也不再顯示……
如此巨大的沉重打擊,一度讓他產生自殺的念頭。
然而,通過一番痛苦掙紮之後,格拉斯竟然慢慢回過神來。
他首先想到的是,在這科技發展一落千丈的農耕時代,首先必須滿足“民以食為天”的根本需求,才有可能談及今後的發展。自己一定要重整旗鼓才對得住前半生的努力,對得起BMW公司數百年來薪火傳承的奮鬥精神!
而社會的發展往往從農耕文明發展到工業文明,此後才有可能設想更高級的發展模式。
好在格拉斯的工廠同樣幸存了好幾台以核電池為動力的機器,他將這些機器稍加改造後,就成為組織農耕生產的得力助手。兩個多世紀前,全球就沒有了專於農事的耕牛馱馬,因此,這些有限的金屬機械自然成為開山墾地的最佳助力。
而在全球範圍內,幸存下來的人們痛定思痛後(如格拉斯、郭林濤、江清·馬吉德等無數有識之士)重新振作起來,出現了無數規模不等的農耕文明圈。
值得欣慰的是,全球農作物的基因一經改良之後,並沒有因為地腦係統和飛行時代的結束而退化。因此,各種農作物的產量還比較高,隻是再也無法依靠核聚變小太陽來種植室內作物了。如今,一切農作物的收成都得仰仗上天賜予的陽光雨露,依靠大自然的風調雨順。
還好,由於沒有了此前遍布天空的飛行器對大氣層的破壞,沒有了聯合國外太空發展總署對地球各類資源的大量索取,地球以其強大的自我修複能力再次給人類以希望—全球氣候不再暴虐怪異,漸漸恢複其本來的溫馴,四時運行漸漸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