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土記

生命體一號(二)

字體:16+-

大家聽完上麵的都緘默不語。

顯然,約瑟夫的觀點更沒法得到在場人員的認同。他說得太籠統了,從技術上很難驗證,而且還得考證宇宙的古老生命形式究竟是怎麽回事。

阿孔德轉向胡一雲懇切問道:“胡博士,你有什麽觀點?”自“生命體一號”項目小組正式成立後,阿孔德一直處在比較尷尬的地位。做為SDA任命的項目組組長,他不但得隱藏自己的觀點,還得平衡專家們的意見,畢竟他們都來自不同意見陣營。

胡一雲低頭仔細看了眼玻璃罩裏的隕石,又將目光移向四周,看看眾人說道:“三位專家的觀點雖然不太一致,但卻有個共同點。”

聽他這麽一說,大家就都一下子來了精神,饒有興味地看著他。

“說說看。”阿孔德急不可奈地喊道。對阿孔德來說,能找出共同點對團隊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嗯,液珠裏的分子聚合體產生於幾十億年前,這是三位專家都同意的吧。”

經胡一雲一這麽提醒,各位專家也都意識到了這個不起眼的細節。LUCA生活的時代在四十億年前;約四十三億年前火星海洋也正好消失;而約瑟夫的觀點也認為隕石來自於幾十億年前。

“唔,然後呢?”

“幾十億年前的生命信息被封存在一塊隕石裏,至今仍能看到較完整的DNA分子鏈,怎麽說這都是個奇跡。”

阿孔德點點頭。他回想起在火星上考察時,在阿爾西亞山北邊的塔爾西斯高地收集的那些石塊,發現裏邊的DNA分子全都破碎了,幾十億年漫長的火星歲月打斷了所有連接堿基和氨基酸的氫鍵和肽鍵。這些無法辨認的生命分子分布在一條很窄的岩縫冰漬層裏,他認為是來自東南邊遠地區的古海洋的洋流帶來了這些分子。他駕駛著工程車往東穿過了蒼莽的礫石地和丘壑地帶,花了十天時間來到諾克提斯迷宮附近的岸線,在幹涸的海**找了五天五夜卻顆粒無收。這至今仍是《阿孔德報告》中留有遺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