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的一個上午,我與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的幾位發起人初次相見。我們在深圳灣喝咖啡,桌上擺著他們的名片:上市企業執行董事;社會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技術專家、創業孵化器CEO。
那時《三體》尚未獲得雨果獎,資本試探著接近科幻圈,中國科幻正處於井噴式發展前的臨界點,幾個月內,我見過諸多投資人、影視從業者和版權經紀,人們懷揣鈔票、心思忐忑,帶著百般提防,談著輝煌的生意。我厭惡這種會麵,因為科幻一旦成為商品,就變得無趣起來,我是個普通的作者,並不想變成什麽商人。
然而董事、秘書長和CEO並沒有談論版權費用,甚至對“IP”閉口不提。我們啜飲咖啡,愉快地討論科幻的話題,直至午餐時間到來。他們不僅是科幻迷,而且自發地感覺到中國科幻所欠缺的某種東西,想要為中國科幻做點什麽,得知我寫過科幻小說,便合謀拉我入夥。
在這次聊天的尾聲,我們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科幻目前最欠缺的,是文學創作的推動力。科幻的根源是文本,而創作科幻小說,向來被認為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發表平台狹窄導致大量優秀作品無從投遞,許多缺乏激勵的創作者黯然放棄科幻,轉投其他類型文學的懷抱。那麽在銀河獎、星雲獎的光環之下,是否應該有更關注新作者、新作品的平台出現呢?
其後幾個月,我們反複論證這個共識,決定創立一種國內從未出現過的模式:專注於扶持中國科幻發展的公益組織。這種模式意味著我們無法從中牟利,付出精力之餘甚至還要為之奔走,以籌集資金開辦活動。當時,我們對這支基金的未來並沒有明確規劃,隻覺得在本職工作之餘,能通過這種方式為中國科幻做出些許貢獻,幫助幾位科幻迷成為科幻作者,便是完成了每位發起人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