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墜落

科幻如何激發創新精神

字體:16+-

(2017中國科幻大會演講)

文/陳楸帆

當我們討論創新的時候,往往會把兩個概念混淆在一起:一個是創造力Creativity;一個是創新Innovation。創新固然離不開創造力,但卻比創造力的含義更為廣泛,我們通常將創新理解為三個範疇的合集:一個是對用戶需求的滿足,一個是技術革新所帶來的價值,一個是在市場上所形成的區隔性;當這三個圓圈重疊在一起時,中間的部分我們便稱之為“創新”,因為它運用了技術革新在市場上去有區隔性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無論這個需求是既有的還是新出現的。

那麽,為什麽我們認為科幻能夠激發科技創新精神呢?

科幻是一種變革的文學,它其實是西方文明對工業革命以及科學革命在文化上的反映。在“五四”時期,魯迅先生曾經把科幻小說以科學小說的名義帶進國內,希望能改造國人的國民性以及精神結構。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文學中,他們處理的是什麽樣的問題?因為城市化的進程比較短,所以更多的是鄉土中國所帶來的一些元素,比如說人跟人、人跟社會、人跟動物以及人跟自然的一些關係。

但是到了蒸汽時代、電氣時代、數字時代、AI時代,我們整個的生活都是與科技密切相關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基因句子包括量子物理學,等等,非常緊密地每天充斥著我們的耳目。傳統的中國主流文學,對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是無力的或者說不夠敏銳的。這個時候科幻便應運而生,它是想提供給讀者對科技現實的一種想象和理解。

縱觀科幻曆史與科技曆史兩條線索,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有許多科技史上的重大發明與科幻小說密不可分,甚至連許多科學家都直言正是由於受到了科幻小說的啟發,才走上了科研道路。比如1870年凡爾納的經典小說《海底兩萬裏》中對“鸚鵡螺號”的描繪便給童年時的西蒙?萊克(Simon Lake)極大的刺激,促使他成了“現代潛水艇之父”。20世紀60年代的科幻劇集《星際迷航》中柯克(Kirk)船長所使用的“隨時隨地保持聯絡”的移動通信裝置也啟發了一位叫馬丁?庫帕(Martin Cooper)的年輕工程師,他後來在70年代加入了摩托羅拉,成為“手機之父”。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包括布雷德伯裏的《華氏451度》對無線耳機的描寫,《美麗新世界》中對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的想象,乃至於威爾斯的《被解放的世界》中幻想的對核能的武器化應用,都直接地刺激或者促進了現實世界裏的科技創新與發明。著名華人科學家、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縮寫)的發明人張鋒就不止一次對媒體說過,在童年時看過的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促使他走上了生物學的科研之路,並激勵他進行這一偉大的發明。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