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大幻想家 科幻經典小說集(全4冊)

三種理論:科幻小說有什麽用

字體:16+-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作: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我覺得這句話特別好地概括了科幻小說在我心目中的作用——它是當今最重要的一個文類。

尤瓦爾?赫拉利在接受《連線》雜誌的一個采訪時說了這番話:“科幻小說幫助大眾形塑了對於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等新事物的理解。這些技術會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徹底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

回到科幻小說誕生之初,1818年。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工業革命、機器大生產讓許多產業工人下崗,同時生物學、電磁學也取得了突破進展,歐洲大陸黑死病肆虐成災。

一群來自英國的文藝青年跑到了日內瓦去避難,無聊之餘他們就以輪流講鬼故事的方式來打發時間。其中有一位當時年僅20歲的少女瑪麗?雪萊,她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科學家利用生物解剖學以及電力學的知識,製造出一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生命,這個造物反過來又摧毀了它的創造者。

這個故事就叫《弗蘭肯斯坦》,它被認為是現代科幻小說的源頭。它的起點非常高,因為它探討的這些議題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不久前發生的關於賀建奎基因編輯倫理的問題,其實跟這個故事一脈相承:我們是否有權利用科技去創造一個新的生命?這個創造物跟我們人類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麽?

假使我們放眼曆史,無論是“一戰”後、“二戰”後、“冷戰”還是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這樣的事情一直在不斷發生。科技的加速發展,使得人類產生了認知上、情感上、倫理上、製度上等等的多重焦慮,這些焦慮來自信息不對稱,也來自對新事物的錯誤認知與判斷。就像克拉克所說的,人類總是在高估一項技術所帶來的短期的衝擊,但是低估它長期所帶來的影響。而科幻,無論是作為一種文學還是泛化為影視、遊戲、設計等等跨媒介的類型,都在扮演著對抗、緩解、消除這種文明焦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