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和克里斯蒂娜的计划相当疯狂。
与各路公司以及政府部门打交道的那半年让李桓十分清楚,利用雪崩收集热量的主意在那些生意人眼里绝对是无稽之谈。所以他决定,先把成绩做出来。他拿出了全部积蓄,制造出了能堆满一个小屋子的摩擦粒子。然后,在克里斯蒂娜的资助下,他从黑市买了炸药,甚至租了一架老旧的直升机。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想要引发雪崩这样的大型灾难竟然如此简单。克里斯蒂娜给我们看过一个视频,里面是一位滑雪者从雪坡上划过,而沿着他滑行的轨迹,雪墙纷纷崩塌。
“厚厚的积雪看上去很结实,实际上不过是在勉力维持一个脆弱的平衡。在薄弱环节的轻轻一击,就能使整个系统崩溃。所以,李,你的方案真的是很经济实惠。”
来到长吉山的第二天,三人就在老谭的带领下上了山。
爬雪山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活动。自从上了大学再也没有体育课后,我甚至都没怎么跑过步。再加上高原反应和沉重的装备,我的体力很快就跟不上了,常常需要他们停下来等我。
第三次扶着我坐下休息时,李桓流露出担心的神色。
“阑珊,都说叫你不要跟来了。”
“我没事。”
我知道,克里斯蒂娜才是真的没事。她身手矫健,爬了这么久也丝毫不见疲惫。此时,她正手舞足蹈,和老谭比画着交流。
“要是那块温雪还在就好了。”李桓握住了我的手。
我的心一下子热了起来。
这时,克里斯蒂娜过来了。
“岳,你还好吗?谭告诉我,观测站马上就到了。”
我点了点头,扶着李桓站了起来。
所谓的观测站,就是国际雪山观测中心在长吉山建设的二十个小屋之一。然而,观测中心的人员撤离这座凶恶的雪山已经很久了,只留下了一些必要的观测仪器。
“还是没有能源的原因。再过不久,恐怕全体人类就都要撤到温带和热带了。到时候,宜居城市的争夺将不知道会有多激烈。就算产生战争,我也不会奇怪。”
克里斯蒂娜隔着手套抚摸着那些冻得硬邦邦的仪器感慨道。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这种情况一定会得到改变的。”李桓说。
看着两人决心要改变世界的模样,我的心里百感交集。
接下来,我留在观测中心稍做休息,李桓和克里斯蒂娜在老谭的带领下,在观测站附近考察了一番。
结合地形图,他们确认了实验方案:先乘坐直升机将摩擦粒子撒在海拔较高的雪崩准备区,并投放精心控制当量的炸药。根据模型,炸药引爆后将会引发一场携带着摩擦粒子的小型雪崩。雪崩会在国际雪山观测中心左上方不远处的一个缓坡停下,然后需要李桓他们立刻去收集充满能量的摩擦粒子,组成温雪。如果回收不及时,那些温雪很快就会在深深的雪中一路下沉,再也没有了踪迹。
李桓对此很有信心:他算过很多次,这次收集的能量足够长吉庄留守的村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