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人生的少女

字體:16+-

和小雯不同,我是本省最優秀的神經語言學家楊嫣教授的碩士生。我決定利用學術優勢。

在知網上查了好幾天論文後,我變得悲觀起來。

很多人知道“語言關鍵期”假說,即六歲之前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之後人類大腦的語言感知和發音能力開始衰減,十二歲後將進一步退化。成人再想學習語言,就隻能從母語語音知覺出發感知新的語音結構。在這個過程中,母語的影響無處不在。

更有研究表明,不到六個月大的嬰兒就具備區分語音範疇的能力,十二個月後就可以在腦內建立一套係統的母語語音識別圖。也就是說,一歲之後再學外語就已經不太可能練成母語一般的完美語音了。

多年在外國居住的日本人說起英語來仍然/r//l/不分,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分/r//l/,而是日語中對這兩個音沒有區分,母語經驗導致的注意力分配問題使其在講話時沒有辦法對它們進行正確感知。

我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發音尚且不夠完美。二十二歲才開始正式學習英語語音的小雯大腦早已成型,中式口音積重難返。

很多文章在最後都勸外語學習者放棄對口音的完美追求,我也深以為然。

印式和日式英語那麽難懂都已經獲得了廣泛認可,有點中國口音又有何妨?說不定等中國強大了,Chinglish也能成為官方英語的一種。

“小雯,你學得太晚了,每個音都有問題,很難矯正。不過你的詞匯量很大,合適的崗位很多,不一定非要做口譯。”

她看著一摞論文,愣了半晌才開腔。

“阿姐,你相信人能夠改變命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