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往事

字體:16+-

正在發愁的時候,老盧讓我出差,他花錢在某次國際學術會議上買到了讚助位,換取我出席甚至做匯報。我也不好打消老盧的積極性,恰好研究遇到“瓶頸”,也想去看看同行們的高見。

我現在關心的隻有在北京召開的學術會議。而初次到大城市的我,卻發現自己低估了擁堵。眼看可能要遲到了,我夾著公文包衝向地鐵站,擠上地鐵,到遠一點的站台下車,再打車去會場。

結果恰好到了交接班的時間,好多車明明沒有人也不停,外加上這裏本來就偏。就在我拿手機打算約車時,一輛已經有人的出租車出現在我麵前。

違規經營的司機探出腦袋:“小哥,要車不?先送他,再送你。”

我想要是順路也行啊。正在說地址時,我掃一眼後排,然後公文包從手上徑直摔落。坐在後排的正是和我鬧掰的導師,他同樣看著我,臉上又紅又白。

我拉開門,坐在後座。我們認識,也並排坐著,但卻像陌生人一般無言。過了好一會兒,他先說話了。

“你也參加會議啊。”他表情複雜。

我卻深深地低下了頭。我鼓起勇氣,雙手緊張地抓緊公文包:“老師,我……我想搞科研。”

“你能參加會議,說明已經做出點東西了。”他愣了一下,然後說道。

“那是花錢買來的位置,我不可能用不科學的方法去認識世界。老師,我想認真做科研。”

他歎了口氣:“你啊。”

我知道他已經同意了,心裏一陣溫暖。

會議開始,我才發現又想簡單了。演講都是用英文,雖然大會場有質量不高的同聲傳譯,但分會場什麽都沒有。英語聽力水平原本就不好的我感覺就和聽天書一樣。幸好導師在,他聽懂了之後把一些原理翻譯給我聽,要不然我就隻能呼呼大睡了。

而真正給我啟發的正好是一次小演講。那時接近吃飯的時間,分會場裏人很少。講話的是一名日本博士後,但顯然還很年輕,不是很出名。他主講的內容是地震對地下水係的影響,光這方麵的研究他就發了三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