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室陰森寒冷,一切的標本都被編號分類,雜亂中反而顯得有些秩序。
科學其實就是從亂中求序的學問。幾十年前,大多數科學家還認為通過統計學得出的理化性質不科學,但如今,對依靠統計學的學科的質疑聲已經消失了。也許,劉明今天認定的某種觀點,到十幾年之後也會成為曆史的煙雲。
劉明好奇地觀察了一遍骨頭標本堆,然後轉向房間裏唯一擺放整齊的櫥櫃。櫃子裏麵全部都是病毒株和分類收藏的遠古毒株,兩者就按照編號隨意地放在裏麵,絲毫不擔心有人盜竊。
劉明發現裏麵有已經被人類征服過的天花、鼠疫、各型流感以及艾滋病的病毒。這些大名鼎鼎的病毒在各國內部都有嚴格的保存規定,但在這裏,取得它們卻是易如反掌。
劉明按照編號找到了目標,某種變異版本的炭疽杆菌以及原始版本、較為常見的炭疽杆菌。
炭疽曾經是讓各國心驚肉跳的菌種。因為它具有很多的優點,很有可能在改進後的情況下被人大量生產,發動恐怖襲擊。因此,對於炭疽杆菌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它一直作為一種樣本菌種被使用在各種實習實踐之中。
劉明的任務就是解凍和培養菌株。北極的地下冰層在自然環境下就已經達到了零下五十攝氏度。菌株的解凍是需要非常小心的,一旦過快就很容易滅活。通常解凍就要花去兩個小時。當然,以前細菌解凍大概需要兩三天,甚至需要細菌繁殖幾代之後才能恢複正常。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研也漸漸變成快節奏的工作。
培養細菌相對簡單一點,填寫一些表單,設置好溫度、好氧性等參數,注入由冰凍解封的水配製的培養溶液,然後貼上標簽,放好。病毒毒株的培養就複雜得多,很多病毒都會被運出去培養測試。不過目前劉明尚且接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