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联盟之以前的黄昏

字体:16+-

星舰联盟有个外号叫“吃货联盟”,他们很早以前就不再满足于工厂里合成的那些平淡无味的人造食品,而是像祖先一样追求土地广袤的有机牧场里种出来的各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食品,追求各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为此不惜在种植和烹饪上耗费比食物本身能提供的热量多出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能量。这种极不经济的饮食方式在太空流浪文明中极为罕见。为了满足这个奇怪的嗜好,他们建造了专门的农业型星舰。这种巨大的人造流浪星球上除了牧场啥都没有,从人造太阳,到肥沃的土壤,再到生物圈,一切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各种农作物、牲口在跟地球相同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着,成熟之后被采摘或屠宰,送上飞船运往各艘拥有巨型城市的星舰,送进大大小小的超市和饭馆中,满足数以亿计的居民们的饕餮之口。

数百年前,星舰联盟重返地球故乡,寻找祖先们残留的文明碎片,他们在早已毫无生机的地球废墟中收集带走了几乎全部的东西。从文物到残破的地标建筑,再到动植物标本,这其中也包括各种古生物化石。光是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就有数百万吨,其中包括不少以前从未发现过的生物化石,令人震惊的驰智龙化石就是其中之一。生物学家们萌生了一个想法:制造一艘环境跟白垩纪时的地球相同的星舰,复活包括恐龙在内的古生物,用于研究那个时候的生物环境。但建造星舰耗资巨大,想要说服那些吝啬的国会议员们拨款可不容易。在多次碰壁之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对此感兴趣的人。

“这事儿包在我身上。”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室里,联盟食品联合会的总会长、商界人称“吃货姥姥”的郑清音老太太拄着龙头拐杖,打包票说。

那一年的国会财政年度预算会议上演了惊人的吃货狂欢节,联盟食品联合会的货柜车摆满了整个国会广场,向每一个人免费分发美味的“史前风味食品”。食品企业聘请来的明星在现场登台献艺,每一条马路的广告牌上都印刷着整齐的标语:“让每一户人家的餐桌都更丰盛!”“霸王龙腿肉汉堡、清蒸梁龙、香辣翼龙翅,争取加入星舰联盟豪华大餐!”

鹤发童颜的郑老太太带着提案和她那根装相用的龙头拐杖,大步流星地踏进国会大厦。她没有用长篇大论来征服议员们,而是给每名议员带去一份恐龙肉大餐。当一些素食主义议员皱起眉头拒绝时,她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推荐了同样美味的古蕨类大餐。

那年的议会大厦变成了美食大厦,老太太问议员们:“关于食物来源多样性对人类安全的重要意义,不必我多说了吧?”她身后站着好几名科学家,如有必要,他们可以滔滔不绝地给议员们就食物来源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讲上三个月的课。她还准备了两大卡车的技术资料来阐述建造一艘白垩纪型星舰有多划算,它的建造成本并不比传统的农业型星舰高太多,除了能提供大量的新种类食物,还可以为生物学家研究古生物提供基地,当然吃货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吃。

建造白垩纪环境星舰的提案很轻松就通过了,郑老太太带着满意的笑容出现在高高的议会大厦台阶上时,星舰联盟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老饕们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老太太年轻时就是个活泼的疯丫头,看见这场景,好像又回到了肆意张扬的年轻岁月,她高举龙头拐杖,大声喊:“我们的口号是—”

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爆发出整齐划一的回应声:“两条腿的不吃人,四条腿的不吃凳子!”

建造新星舰是耗时百年以上的大工程,“吃货姥姥”郑清音并没有活到看见“瑞亚”星舰建好的那天,她的提案却深刻地改变了整个星舰联盟的餐桌。当科学家们在化石中提取DNA碎片,逐一复活那些古生物时,他们注意到了驰智龙是一种智慧生物,在这个要不要复活一种智商跟人类相当的恐龙的问题上,人们展开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

最后,吃货们的争论聚集到了一个焦点上:驰智龙好吃吗?好吃的话就复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