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已經走過十年之久。我還記得第一屆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辦,當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隻租到一間小小的電影院,但還是搞起了紅毯儀式。它的主要創辦者董仁威老師說,不管多困難,也要讓科幻作家有像明星一樣的成就感,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但當時的科幻作家都還不怎麽出名,這個獎主要是圈子裏熱鬧,要持續辦下去一度顯得十分吃力。這套“星雲誌”中所收錄作品的誕生是十分艱難的,大家都在業餘時間費力寫作,所得的報酬卻少得可憐。“星雲獎”的主辦者“世界華人科幻協會”的存在和發展,也像是一個科幻般的奇跡。董仁威老師經常帶病奔忙,到處拉讚助,主持完“星雲獎”的籌備會,原本就超標的血糖指標因勞累上升,他就自己在肚子上紮一針胰島素,又接著忙下一個階段的事。
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小說是《三體》,這部作品之前就拿下了“星雲獎”。另一部獲“雨果獎”的是郝景芳的《北京折疊》,也是首先得了“星雲獎”。可惜很久以來公眾和媒體都不怎麽關注我們華人自己舉辦的科幻“土獎”,而唯國外獎項馬首是瞻。另外還有許多好作品,都是在這個平台上湧現的。我忘不了讀寶樹的《時間之墟》、江波的《銀河之心》、墨熊的《愛麗絲沒有回話》等作品時的驚喜。
現在“星雲獎”比早前受重視得多,二○一八年它在重慶頒獎,被重慶市的領導請進了霧都賓館—這可是市政府的高級接待賓館。不少獲獎作品的電影版權迅速被企業買走,它們都有被拍成
《流浪地球》這種爆款電影的潛質,“星雲獎”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我擔任了數屆“星雲獎”評委會主席和評委,跟作品有過親密接觸。現在它們以十年為期結集出版,是很讓人高興的一件事情。關注中國科幻文學的人們,拿到“星雲誌”這一套書,就基本了解了華語科幻近十年的創作狀況。在我看來,“星雲獎”的作品有以下幾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