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文字通信頻道的聊天記錄。
所以說,體驗性記憶數字化課題隻是個幌子?
不能這麽說,記憶上傳是人類必須攻克的難題,隻能說課題研究應該走得更遠。
那麽這所謂的“AP計劃”到底是什麽?
簡單來說,我們會用你的體驗性記憶作為原始材料,通過對其進行運算加工處理,抽象出一套邏輯情感模型,構造出一個人工人格的框架。
這個框架有什麽用?
作為母本,填進記憶和知識後,就成了人工意識。我們認為,雲網會促進人類集體意識的萌發,而如此龐大的意識若不加控製將會非常可怕。如果能事先給其一個人格框架,集體意識的發展將能被限製在可控範圍內,人類麵臨的風險會降到最低。
這全是你們的樂觀設想啊,憑什麽認為集體意識會接受這個框架?憑什麽認為有了你們所謂“人工人格”的集體意識又會乖乖聽你們的?
我們並不需要集體意識聽我們的,隻希望他能夠理智。所以我們需要盡快開始實驗。你隻是第一個,隨著記憶上傳實驗誌願者的人數增多,我們會得到越來越多樣本,將這些記憶片段合成為虛假記憶填塞到以你為原型的人格框架中,使之成為一個更豐富真實的意識,再將這套意識人格植入一個小孩的腦中。初萌的集體意識的心智不會比一個小孩更成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將最大化地暴露在雲網中、依賴雲網,以達成盡可能真實的模擬,也便於我們實時監控。在孩子身上實驗成功後,集體意識自然也有了成功的可能。
我不幹,這不人道。你們想過那個小孩的感受嗎?
他什麽都不知道。他本來隻是一個沒人關心的孤兒,卻因為這個實驗擁有極大的資源,我們會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給他最高的雲端記憶庫使用權限,等他長大後更會讓他進入禦雲。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