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全三冊)

第十九章 假道滅虢唇齒寒 路漫漫兮功名路

字體:16+-

虞、虢兩國並非普通之國,俱為一等公爵,大有來曆。虞國的始祖為周室太王的次子虞仲,名望極為崇高。

當年太王一心想使第三個兒子季曆承襲君位,以便使君位順利地傳到能夠光大周室的孫兒姬昌手中。太王的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父親的心意,為了避免父親落下“廢長立幼”的惡名,也為了族人不至自相殘殺,遠走天涯,使姬昌順利地登上王位,完成了光大周室的宏偉大業。姬昌對太伯和虞仲極為敬重,臨去世時再三叮囑兒子們,一定要找到太伯和虞仲的後代,對其善加愛護。

周武王繼位之後,牢記父親的叮囑,天下剛一平定,即派出使者渡江尋訪太伯和虞仲的後代。使者們在太湖之畔的姑蘇之地找到了太伯和虞仲的後代。原來當地人對太伯的義舉非常崇敬,擁太伯做了首領。

太伯去世後,因為沒有兒子,由弟弟虞仲繼位。虞仲去世,兒子叔達繼位;叔達去世,兒子周章繼位。武王使者尋找到的人正是周章。武王大為高興,立即讓周章入朝為卿,但是周章寧願做一蠻夷首領,也不願去王都享受榮華富貴。

武王無法,隻好把周章的弟弟接到王都,授以上卿之位,並將從前夏都的舊址作為其封地。為了表示周室對太伯、虞仲的敬意,武王賜周章的弟弟號為虞仲,並代代相傳。後來武王大封功臣之時,將虞仲名列第一等公爵,位在周公、薑太公等開國元勳之上。

虞仲因其稱號,命國名曰虞,奉祭太伯、虞仲,正式成為周室宗親。曆代虞仲都是周室的堅定擁護者,並不因為周室的衰弱而改變初衷。

和虞國相比,虢國的先輩雖不那麽顯赫,卻也是周室的近支宗親。虢國的始祖是季曆的兒子,周文王的弟弟,在周室的開創之時立下了大功,極得文王父子敬重。因此,在大封功臣的時候,虢君得到肥沃的土地,並名列一等公爵。同虞國一樣,虢國亦是周室堅定的擁護者,成為王都西邊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