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婿:开局爆打长公主

第92章 闻太师的诡道

字体:16+-

李湘一听便是不满。

宁镇更是一脸怒火,他不擅长嘴皮子,这事他还真不好开口。

李湘辩驳道:“闻太师!”

“市井传闻,岂能做真? 不过都是以讹传讹罢了,传闻若是定一个人的是否有罪,那么大夏的官员是不是都应该退出去斩了?!”

闻太师早就有准备。

“李大人,莫要激动,所谓传言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倘若宁恒已经是农部使,我今日再说,那就是有栽赃嫌疑。”

“而如今,宁恒还不是。”

“我也只是为了国家而考虑,驸马爷已经是三品官了,先做九品而已,又不会损失什么?”

闻太师说完,话锋一转。

“倒是丞相你有些奇怪,平日里你与君侯竞争不断,朝堂之上经常吵架,文武百官看在眼里。”

“你却为何要为宁恒说话?”

这话就有些意思了。

一个帽子扣过去,皇家面前最忌讳的就是党锢结营,文武互相结营,那更是大忌。

反而会引起皇帝猜疑。

“我只是,为大夏人才觉得惋惜!”

李湘简单辩解,不需要深入说明,而他随之又说道:“陛下,有功不赏,日后这大夏的人才能人,又如何有动力,来治理过度!”

赵斌陷入了沉思。

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如果说这市井传言,只是一般的也还好,偏偏是关于临渊阁。

那可是皇家大忌。

临渊阁的力量,一旦出现,就可以颠覆朝野,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当然他们也不能随意的使用力量,这是约定俗成。

可如果,宁恒真的是那所谓临渊阁尊上的弟子,不用多说,养虎为患!

“陛下!”

李湘再度催促。

最终赵斌决定道:“二位说的都有道理!”

“不过,闻太师的提议,确实是当前可行的办法,有功之臣朕不会让他寒心,只要观察一阵,所有的赏赐都会恢复。”

“先按闻太师说的办。”

赵斌定了对宁恒的奖赏,闻太师嘴角上扬。

他大有文章可以继续做。

这一次是李湘以及宁镇的失败,闻太师利用了赵斌的弱点,那就是惧怕。

宁恒,到底是养虎为患,还是大夏忠臣。

闻太师可以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然而,这时候的江南。

也已经有人坐不住了,随着宁恒扩大了使用大棚的人数,甚至有人打出口号,将宁恒在登天楼的诗会上的话打印成册。

到处宣传。

社稷为重,君王次之。

这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口号。

宁恒也清楚这一点,见到这些宣传册的时候,也是有些呆住的,毕竟这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正德商号与李康钱联手。

收到了不少赈灾款项,这却让其他家族眼红不已,江南财富就那么多,宁恒这边多了,那么相对来说他们也就少了。

而且为了竞争。

还压低了粮食的价格,甚至越来越低。

那些垄断的人,也都失去了优势,宁恒的大棚可以种植蔬菜,周期短的不到一个月就会有收成。

破坏大棚。

那根本不切实际,何皇后军队在,谁要是敢动大棚,第二天就会被祭旗。

上一次血洗江南的教训就在眼前。

于是这些人学精明了,军队肯定是不能招惹的,但是商业活动,何皇后也说不出什么。

这日阳光不错。

来到江南也已经快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本以为可以提前离开,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宁恒时不时就去演说。

当然,江南知府也来找宁恒。

馆驿外,小吏来报。

“宁大人,知府来访。”

现在小吏已经完全是宁恒的人,被他的手段折服。

知府大人来了,并且身边还跟着一位,从官府上可以判断,此人乃是正三品,苏州太尉。

这可是本地,真正的一把手。

太尉大人根本就没有将宁恒放在眼中,知府在一旁谄媚。

“你就是宁恒?”

太尉斜眼看着宁恒,语气很是不屑。

而宁恒却没有理会他,只是在看正德商号这日的汇报,第一批农作已经可以采摘,因为成数字只需要二十一天。

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的燃眉之急。

见到宁恒不理会他,知府打圆场。

“宁大人,这位乃是苏州太尉,黄章黄大人。”

宁恒这才收起来单子,看着这位黄大人,年纪大约有五十岁,牛气哄哄的样子,宁恒说道:“请坐吧。”

二人坐下来。

黄大人说道:“我说宁大人,你作为朝廷的钦差,来江南主要是布施煤炭昭示皇恩,你如今的作为却让人脊背发凉。”

“我奉劝你一句,江南自有江南的情况,劳烦你不要自讨没趣。”

这位黄大人是来给宁恒下马威的。

他作为太尉,不仅仅是江南的一把手,手里还有兵权,按照标准应该是一万人的队伍。

苏州一带的土皇帝。

“黄大人为何如此说?”

黄大人冷哼一声,说道:“宁大人,你四处宣传,社稷为重君王次之,还将土地还给人民?”

“要知道,这天下的土地都是天子的!”

“你如此倒行逆施,是想要造反吗?”

黄大人一上来就给宁恒扣帽子,这也是这帮人惯用的伎俩,对此宁恒说道:“看来,黄大人还是不理解,我说的民主是什么意思。”

“反而认为在下是要造反。”

黄大人冷声道:“这不是造反吗?宁大人,虽然你是威武侯的儿子,土地都是百姓的,以后我们还怎么管理?!”

“收税即可,土地又跑不了。”

“百姓们过得好了,他们才不会想着去反谁,百姓们有钱了,生活才会富足。”

“社会为标准,民才是国之本。”

宁恒简单说明,但是黄大人却听不进去,又或者听进去了,却不想这么做。

因为一旦做了,他们这些人的利益就被破坏了。

“你这是诡辩!”

黄大人沉声说道:“江南从未有过如此情况,我会上奏朝廷,让陛下定夺!”

黄大人有把握。

为君者,绝对不会允许,百姓们占据土地,任由其胡来,所以这是最好的威胁。

“去吧。”

“我无所谓。”

黄大人冷笑一声。

“好!你等着!”

说完,黄大人走了,宁恒根本就没有给对方机会,所以他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