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風雲之洛神甄宓

第二章 漳河射鷺,癡子建又逢佳人

字體:16+-

1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五月。

漳河如一條柔軟的玉帶,自西而來,優雅地繞過鄴城。

河岸上柳樹成行,微風吹來,低垂的柳枝輕輕飄拂,遠遠望去就似青翠的煙霧在天際浮動。甄宓陪同著一位年約三旬的婦人,緩緩行走在柳蔭裏。在她們的身前身後,各有三個侍女,或握著長柄羽扇,或抱著卷起的蘆席,或捧著銅壺,或拎著香爐,還有一人托著長長的玉箏。

一株柳樹斜斜伸出粗大的樹幹,將濃蔭潑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

侍女們將蘆席鋪在那平坦的草地上,又將銅壺、香爐等物放在席旁,然後退到一邊,垂手侍立。

甄宓和那婦人坐在席上,凝目遠望。

河水悠悠,天高雲淡,幾隻紅嘴翠鳥忽高忽低,在清碧的水波上嬉戲追逐著。

“真沒想到,鄴城還有這麽清靜雅致的地方,難怪司空大人要將此地圈為禁苑了。”那婦人說道。她穿著一襲玄色羅衣,麵容清麗,卻又布滿風霜之色,發鬢中還隱隱透出幾根銀絲。

“司空大人想在此地大建亭台樓閣,盡享聲色之樂。”甄宓說道。

“不會吧。我讀司空大人的詩作,其中有‘侈惡之大,儉為共德’之句。司空大人既然將奢侈視為最大的罪惡,又崇尚儉樸之德,怎麽會大建耗費資財的亭台樓閣呢?”婦人說道。

“詩為口中之言。世上之人,心口不一者,數不勝數。”甄宓冷冷說道。

“依愚姊看來,司空大人應該是言行如一的賢者。”婦人說道。

“文姬姐姐真是這樣看的?”甄宓似笑非笑地問道。

“司空大人如果不是賢者,又怎麽會把我蔡文姬從苦寒的匈奴之地贖回來呢?”

“所以你為了報答司空大人,就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來充當說客來了。”

蔡文姬臉上泛起紅潮,有些發窘地說道:“司空大人也是一片好意,他擔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