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神医钱三多

第0090章 治病收费得罪朝廷奸臣

字体:16+-

陆忠厚被钱三多伐毛洗髓,年轻了几十岁,本该是好事。

错就错在钱三多没轻没重。

块七十的老头子,一下子变成四十多的模样,也是怪吓人。

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个,陆忠厚竟然有纳妾的想法了。

堂堂巡抚纳妾,下边的大大小小官员数千人,都想巴结陆巡抚。

没有女儿的,赶紧搜罗美女。

没几天,陆巡抚的家里,是美女云集。

最后,陆巡抚真的就挑选了一个,端庄大方,知书达礼的女人。

刚刚十八岁,跟自己孙女差不多。

这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小妾怀孕了。

阖家上下,无不惊奇。

说啥的都有,有的说,肯定是这小妾是拖油瓶来的。

也有说是小妾偷人了,陆巡抚都快七十了,

早就弹尽粮绝,怎么还会有种子?

众说纷纭,陆巡抚自己明白,绝对是自己的种。

心里那个佩服孙女婿,就不说了。

搭出去一个孙女,回来一个亲儿子,太合算了。

陆巡抚老来纳妾,并要生孩子的事情,很快传到京城。

连皇帝都听说了,只是不太相信。

人过六十而精绝,一般人五十之后,

也就知天命了,哪来的这么多劲头?

偏偏有个奸臣,叫做刘月之的,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因为他也五十多了,家里妻妾成群,有点力不从心。

若是自己也能年轻几十岁,

夜夜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那才是人生得意。

刘月之是个御史,赶紧给皇帝启奏:

“陛下,我大夏国,幅员辽阔,能人颇多,

都说高手在民间,万一是真的,让他给陛下看看,岂不是美哉?”

皇帝虽然正值壮年,但人心无足。

听了刘月之的话,不禁心动。

当即封刘月之为大夏国欽差,去齐烟省看看,

若是真的,立刻命他进京。

刘月之得到钦差大臣之位,赶紧带上随从,立刻出京。

刘月之不亏是奸臣,出京之后,走的很慢。

却没有急着赶路,先是来到了临京省,去看望临京巡抚赵无忧。

刘月之明白的很,自己来看他,临走的时候,自然少不了馈赠。

多了不敢说,三五万的银票,是杠杠的。

果然没有猜错,临走的时候,赵无忧悄悄的给了他十万两银票。

目的很简单,请刘月之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刘月之心领神会,说一定照办。

可惜的是,过了临京省,就到了齐烟省,

不然的话,这一路走来,至少能拿个上百万。

刘月之到了齐烟省的齐烟城,见到了巡抚陆忠厚,是什么都不说。

陆忠厚一看就明白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自己是巡抚,不出点血,也说不过去。

当即拿出银票十万两,悄悄塞给刘月之,他这才高兴。

刘月之把自己来的目的说了,陆忠厚这才明白。

自己就是明证,孙女婿钱三多的本事,确有其事。

其实,不用陆忠厚说,刘月之一来就看到了陆忠厚的模样。

心中也是吃惊,每年巡抚去京城述职,是见面的。

刘月之随即问明了经过,吃惊不小。

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奇人?太厉害了。

刘月之随即去见钱三多,陆忠厚章跟着,

刘月之却想单独去,因为他有想法。

来到卧龙村,刘月之才知道,钱三多不在村里,却是在镇上。

来到镇上,见到了钱三多,没有表明身份。

在钱氏医馆,看了半天,果然觉得钱三多是个奇人。

于是,刘月之随即表明身份,要钱三多给自己看看。

钱三多却是冷冷的说道:“我看病,是先交钱,

你既然是朝廷御史,那就是大官,纹银一千两起步,先交钱,后看病。”

刘月之一听大怒,他奶奶的,比我还黑。

看个病需要千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

刘月之想发火,但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还真不合适。

听说这小子功夫不错,万一发飙,自己会吃亏。

刘月之忍住怒火交了一千两银子。

钱三多给刘月之诊脉,发现刘月之,除了有点胖,没有什么毛病。

钱三多说道:“你没病,走吧!”

刘月之那个气就不说了,

自己花了一千两,就换来一句话?

不是说能年轻几十岁吗?

“钱三多,你年纪轻轻,怎么坑人啊?

我给了你一千两银子,就这样算了?”

钱三多笑道:“你没病,我怎么治?”

“不是说,你能让人年轻几十岁吗?”

钱三多笑道:“你说这事啊?倒是有,那个收费更好,

你要年轻一岁,就两万纹银,你想年轻几岁?”

刘月之急眼了,自己这次出来,一共搜刮了二十万两银子,

他到好,一句话就想全要了。

刘月之是真不舍得啊,没办法,只好拿出来,交给钱三多。

钱三多收到二十万两银子,便给刘月之施展,

“一水化三针”将自己的方少真气,

给他注入一些,刘月之瞬间感到精神大震。

觉得年轻了不少,但是不是年轻了十岁,也不好说。

立马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这可是二十万两银子啊,搜刮民脂民膏也不容易。

相对这个草民郎中发脾气,用处不大,只好悻悻的回京。

见了皇帝,立马启奏,说钱三多就是个江湖骗子。

皇帝问,既然是骗子,那陆忠厚纳妾怀孕是怎么回事?

刘月之花了二十万两银子,

就把仇恨记在陆巡抚身上,就说陆忠厚不忠厚,其实是化妆,忽悠人。

皇帝一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才正常,也就不追究这件事了。

刘月之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不追究,心中那个气就不说了

决定想办法惩治一下钱三多,怎么也要把那二十万两银子弄回来。

从此之后,刘月之念念不忘,找机会弹劾陆忠厚。

事来凑巧,陆忠厚的儿子陆仁义,进京述职。

必须经过御史的审核,刘月之打破鸡蛋找骨头。

果然就发展,陆仁义在任上,有一笔赈灾的款项,没有详细的注解。

这样的事,可大可小,说小了,意思意思就过去了。

说大了,要是皇帝震怒,那就要坐牢,杀头都是轻的。

刘月之暗示陆仁义,只要给自己二十万两银子,自己就瞒下这件事。

陆仁义虽然不是清净如水的知府,到要拿出二十万两,根本不可能。

陆仁义拒绝了刘月之的索贿,

结果就被刘月之弹劾了,朝廷让刑部审查,陆仁义又是不会打点。

这就麻烦了,最后是打进大牢,候审。

陆巡抚一听,自己儿子进了大牢,大吃一惊。

自己家教甚严,应该不会有这样事情。

打听了一下,原来是得罪了御史刘月之。

还是孙女婿钱三多得罪的。

陆巡抚找到钱三多就是一顿埋怨。

钱三多觉得无所谓,陆轻盈一听,

自己的父亲坐牢,急得大哭,

恳求钱三多救人,钱三多二话不说,

拿出了三十万银子,给了陆巡抚。

陆巡抚赶紧进京打点,这才捞出了陆仁义,却是把官职弄丢了。

回到齐烟省,陆仁义也算看透了官场,

也没有埋怨自己的女婿,

便做起了教书匠,也是悠哉悠哉。

陆巡抚觉得,自己这个孙女婿,太过任性。

将来还会惹麻烦,不去把他弄到身边,也好管教。

陆巡抚随即动用自己的权力。

在齐烟城,给钱三多购置了一套院子。

把钱三多的钱氏医馆,全部搬迁到齐烟城。

钱三多在小镇上,也呆够了,

既然老爷子都置办好了,也就从善如流,

从落凤镇,搬到了齐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