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总会醒,不醒的只是沉浸美梦中的人。”
“在世人眼中朕是一个爱民如子,亲贤爱才的皇帝。”
“可以说,朕就是他们心中的梦。”
“如果,朕一如当年那般凶狠残暴,他们的梦就碎了。”
“他们会愿意梦碎吗?能接受梦碎之后的世界吗?”
看到这一幕,屏幕前的观众,瞬间沸腾了。
“哈哈哈,我天天做梦,还真不怕醒。”
“我们敢看,你敢展示吗,可不要小看我们后世,我们可是新时代的人。”
“这操作必须点赞,居然想观众发出挑战,真是太有意思了。”
“别磨蹭了,快说说你的理由吧。”
“哼,不管你说话,都改变不了明太祖在我心中伟大形象。”
此时。
华夏博物馆呢。
听到李世民这番话的李世民,挺了挺身子,一脸的激动。
“不愧是李世民,这番话,可不是谁都敢说的。”
吴天明研究华夏历史多年,其中最为关注的当属明朝和唐朝。
李世民无疑诸多帝皇中,最受争议的一位。
其改动史书的行为,更是被后人所唾弃。
本以为这些都是后世谣传,现在看来的确是真的。
但他的话又无法反驳。
帝皇终究是帝皇。
那他十恶不赦,残暴不仁,有谁敢抬眼看呢?
看他骄奢**逸,看他草菅人命,他看沉迷美色?
梦中是美好的,梦碎以后,又有几个人能接受的了呢?
他可以毫不遮掩的展示,但谁又能接受真实的一幕呢?
吴天明嘴中穿着粗气,双手死死抓着椅子。
“我敢,我敢!”
屏幕中。
感受到李世民如山般的威压,撒西宁淡淡一笑:“他们敢!”
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他们的确没有这个胆子,也承受不起这种后果。
帝皇无情,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下场只有一死。
但已经过了千年,时代也早已经变了。
现在,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李世民最真实的一幕。
“他们不仅敢看,而且还会议论。”
“在我来之前,后世的人已经因为你的,而展开了一场讨论,而且升级到一场骂战。”
李世民皱了皱眉道:“他们在议论朕?还产生了争执?”
“没错,产生了争执?”撒西宁点点头。
李世民淡淡一笑,饶有兴趣道:“是为什么而争执呢?”
李世民心中很是好奇,他在后世人心中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们为何又为此争论不休。
“争论皇上,究竟是不是千古一帝。”撒西宁淡淡道。
啪嗒!
李世民龙躯一颤,手中的宝剑惊落在地。
下一秒,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讨论得好。”
看到放声大笑的李世民,撒西宁知道此时他是多么的开心。
过了上千年,后世还记得他,还在为他争论不休,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嘛!
李世民捡起宝剑挥舞起来,当年灭突厥都没有这般开心。
良久。
李世民停止了动作,袖袍一挥,道:“撒爱卿,请。”
撒西宁拱了拱手:“皇上,请。”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走进大殿。
此时大殿已经被人整理完毕,两人入座之后,李世民唤人取来一匣子。
李世民换撒西宁上前,随后打开了匣子。
匣子之内放着亮两个黑色圆杯。
杯座通体黝黑,触手微凉,手感细腻光滑,杯身翠绿上满刻着各种纹路,杯壁轻薄,沾满酒水,更是发出奇异的光芒。
撒西宁心中一颤,脱漏而出到:“夜光杯!”
李世民淡淡一笑,道:“没错,此物正是夜光杯。”
此时,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都是一脸的惊奇。
原本平淡无奇的浊酒,在酒杯之中居然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虽不知酒的味道,但绝对不会差。
“啧啧啧,好神奇的酒杯啊,酒水一定很好喝吧。”
“妈呀,这也太神奇了,我都想过去抢一杯喝了。”
“小撒,能带回来一杯吗,我给你快递费。”
“哈哈哈,李世民这是要贿赂小撒吗,让他回头帮他说点好话!”
“不愧是帝皇,权术玩的贼溜,一个巴掌一个枣。”
“不愧是大唐圣主,这份心性不是其他人所能拥有的。”
撒西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道:“皇上,刚才那位驱除鞑虏,重夺汉室江山的朱元璋,你说他不能成为千古一帝。”
“原因有是三个,请问现在可以说了吗?”
李世民淡淡一笑,饮了一杯酒,道:“好,朕今天就告诉你。”
李世民斜靠在龙椅上,心中的防备已经完全放下。
“要是真像你所说的那样,他以乞丐身份,驱除鞑虏,重夺汉室江山,的确算得上一位大人物。”
“但仅仅是大人物,而非千古一帝。”
“在我看来,成为千古一帝,首先其丰功伟绩必须是后人无法超越的。”
李世民淡淡一笑,道:“朱元璋跟你所在的世界相比如何?”
撒西宁微愣,没想到李世民对千古一帝的要求这么高。
“皇上,朝代不同,无法作比较!”
“明朝时期,疆土辽阔,四海升平,外没有敢犯之敌,内没有起义谋反。百姓安居乐业,并建筑明长城。”
李世民放声一笑:“朱元璋跟我一样,都是靠着武力征服天下。”
“但如果只是这样,朕或许还能说他是千古一帝,只可惜他修筑了明长城。”
“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制外地入侵,为了心里多一份安全感。”
“强者无畏,但他却还害怕。”
“修长城是怕外族入侵。”
“杀爱将,是害怕被篡位。”
“他的一声都活在恐惧之中,仅此一点,他就已经输给了朕。”
李世民端起酒杯,下巴微微抬起,眼神中透露着一丝自傲。
“朕继位多年,却不这样做,知道原因吗?”
撒西宁一时语塞,李世民在位期间还真没有修建过类似长城的防御建筑。
李世民淡淡一笑,傲然道:“因为朕不怕。”
“记得朕初称帝不久,突厥攻打到距离长安城四十里外的泾阳。”
李世民目光望向殿外,回忆起一生中最为耻辱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