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刚给祖龙续命,他拿出世界地图!

第151章 日后拜为丞相

字体:16+-

胡亥的内心想法其实并不算什么秘密。

至少对于张世安与徐夫子而言,这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他们也可以理解胡亥。

胡亥面对对于**太大了,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整合了华夏的国家。

这里面广阔的疆土和数不清的人民。

成为这片土地的皇帝,也就掌握这一切,这是一种至高无上权利带来的致命**。

设身处地地去想,张世安觉得如果自己是胡亥,他也会去争一争的。

他培养学生,是为了成才。

胡亥来求学,是为了登基。

都没有过错,只不过是身份和境遇不同,故此会选择完全不同的道路,单纯而已。

日子一天天过去。

胡亥依旧是那样,寻常的课程该逃就逃,一到农业课就装病。

再后来,张世安直接和他挑明,咱们学校是非常人性化的,如果你不想上课完全可以直接说,打个报告,咱们就不强求你了。

胡亥点头,当即表示明白。

第二日,便写上洋洋洒洒的一份报告。

至此,只有在百家课上可以稳定看到胡亥的身影。

徐夫子表示这家伙的资质算不上多好,事实上因为他太过追求功利,和他的教学方式略有冲突,导致胡亥的知识吸收也差点意思。

不过根据徐夫子的判断,虽然差点意思,但是如若放在科举上其实也勉强够用了。

去年的科举题目之所以被人诟病,大多数情况也出现在《实干》上,《百家》一卷大家的意见还是相对统一和缓和的。

时间一点点流逝。

胡亥在平安县已经足足待有两个月。

从最开始刚落地平安县就有些接受不了,到现在于平安县已经活的有滋有味,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稳定。

胡亥深刻明白在没办法改变外界的情况下就只能改变自己,故此他努力适应如今平安县的情况。

这一日,胡亥突然找到张世安,表示自己想学习行军打仗。

这一句话,让张世安不由得挑起眉头。

他望着面前满脸认真的胡亥,道:“为什么会有这般想法,好端端的要去打仗。”

“这些日子的军事课我看你也没去上,一下子感起兴趣了?”

胡亥依旧是那副认真的模样:“帝师,并非我不愿意上军事课,而是我以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这等军事之事还是要亲自实践。”

“我等皇子,日后必然要为大秦平安宇内而出战,倘若一点军功都不能背负在身上,恐怕不能说服天下,更不能让父皇信任于我。”

“早早就知道帝师是有名的常胜将军,更斩杀胡汗……”

后面,就是无尽的吹捧。

或许是听到太多人吹捧自己的父亲,胡亥在拍马屁这方面其实也有一定的水平。

前后几句话,让张世安非常受用。

可见无论是什么心态的人,在面对他人拍自己马屁时,依旧会让人觉得身心愉悦。

当然,这些话张世安听听也就过去了,并不会放在心上。

胡亥为什么要有这种想法,其实已经在他的言语中体现出来了。

他需要一些军功,嗯……甚至说不能算是军功,他只需要证明自己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即可。

无论如何,增添几分军事才能与功劳,总会让嬴政看得起他一些,从而重新获得嬴政的宠爱。

这才是胡亥内心真正的想法。

所有学习的最终目标都非常明确,重新得宠,追逐皇位。

胡亥一口一个要学兵法,确实让张世安觉得有些难办。

他说话直,也懒得跟胡亥浪费时间:“你这段时间的表现其实很刻意,我也能看的出来,你想得到我的支持,让我日后帮你。”

听罢,胡亥收起自己的表情,神色中逐渐严肃。

他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张世安继续道;“你可能不清楚,其实我并不愿意参入你们皇室之中的事情,这对我来说没有好处,反而是个麻烦。”

“陛下是一个严格的人,又或者说,他是一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如果下面有人强势插手他对于未来继承人的选择,我们都会很惨。”

对于张世安的这一句话,胡亥深以为然。

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想的好像简单了,一直想得到张世安明面上的支持,却没有意识到自家父皇好像就不大允许这种明面支持的存在。

他有些犹豫:“父皇确实是那种人……可我不相信其他人的支持对于继承人的选择没有作用。”

张世安对于这句话给予肯定:“下面人的支持必然是有作用的,这毫无疑问。”

“越多人支持你,你在这场皇位的竞争中就能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得到更多胜利的可能。”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大半个朝堂都站在你的身后,你觉得你的兄弟姐妹们,还能和你做对手吗?”

张世安的最后一句话径直掀开胡亥的幻想。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半个朝堂都是自己人,仿佛看到自己被所有人捧起的那一天。

他十分激动:“帝师此言有理!”

话音落下,他再充满期望的看着张世安:“帝师,小子嘴笨,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自赵高时间后,父皇逐渐远离于我,朝堂上的众臣也多是趋炎附势之辈,见父皇不把目光放在我的身上,便也远离我。”

“讲实话,这段时间我已经看过人情冷暖,我甚至觉得自己都要输了。”

说到这里,胡亥顿了顿,咽下一口唾沫:“如若帝师愿意支持我,日后我登上皇位,必拜帝师为丞相,为我大秦牧民!”

“帝师有如此才能、本事却不得发挥,如今只能困在平安县这一隅之地,实在让人叹息。”

“如若我登上皇位,帝师充当丞相,我大秦山河江山如此之大的土地,尽由帝师施展才华!”

说到最后,胡亥口中多有情真意切,每一句话都称得上是肺腑之言。

当然,张世安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话现在是肺腑之言,但在等到一切都完成之后,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有些人能共苦但不能共同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