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刚给祖龙续命,他拿出世界地图!

第50章 万事开头难,张世安写出千字文

字体:16+-

介夫虽然追随张世安,可他毕竟是有朝廷编制的官吏,不能说走就走。

双方约定,等辞掉官职,过段时间借夫就会前往平安县城寻找张世安。

众人在集镇上休息半天,收集好物品,便驾着马车再次启程。

如今季陶等人洗白了,身份可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在路上行走。

大家急于回家,原本三五天才能走完的路程,只需要两天便到达上谷郡。

当地郡守知道张世安前来此处筹办学校,带领一大群人在城门口列队迎接。

在大秦朝普通老百姓没有姓,只有名字,可郡守这种位高权重的大佬,必定家世渊源。

此地郡守名叫李冰,没错,就是后世在川蜀当官很出名的那位。

此刻的他因为能力优秀,被皇帝提拔,为郡守镇守边关。

不仅拥有治理地方的责任,同时也手握部分军权。

此刻李冰带着一群人站在厂门口迎接张世安,看着马车越来越近,匆匆上前走了数十步。

主动迎接张世安听许大汇报说城门口一大群官员正在等待自己不敢拖大,立马停下马车,下车步行前往会合。

“老夫乃本地郡守李冰,得知侯爷前来特地率领臣属在此地迎接!”

李冰身材高大,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地方大佬的气质。

他的长相很文秀,不太像秦人,反而有点像南方的楚人。

一双眼睛格外有神,下巴还有一缕胡须穿着黑色,长袖官袍站在那里,如同一根定海神针。

张世安初次听到李冰的名字,内心微微一动,忍不住开口请教。

“多谢郡守大人前来相迎,敢问大人是否对水利比较擅长?”

此话一出,李冰淡定的双眼瞬间闪过,一丝惊讶。

自己确实对水利河道比较感兴趣,平日多有研究,只是双方才刚见面,这个张侯爷是如何得知的呢?

“张侯爷说笑了,老夫确实对水利比较感兴趣,可若说擅长,那是不敢当,不知侯爷是如何看出老夫有这个爱好的呢?”

他身为郡守,消息灵通,前段日子,咸阳城发生的一切早已听闻。

据听说这位张侯爷能够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而且力能扛鼎,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一代人杰!

张世安哈哈大笑,指着李冰的脚步说道。

“在下啊,曾经仔细观察过,凡是经常坐船只的人站在陆地上,双掌总是不自觉地紧扣地面,仿佛仍然站立船头一般。”

“我看老大人双腿站立如松,纹丝不动,心中猜想定然是老大人经常乘坐船只既然经常乘船,那就对水利江河有一定的了解!”

没办法,情急之下他只能找个理由随便敷衍过去。

总不能对李冰说,老大人你以后会因为治理川蜀河流而名流千古吧?

这种话要是说出来未免太过吓人!

李冰见他如此观察入微,顿时心生好感。

在张世安到来之前,他还以为这个年轻的侯爷竟然嚣张跋扈,举止轻浮!

没有想到今日一见,这个张侯爷不仅很有礼貌,而且也确实有几分能耐。

“张侯爷年纪轻轻位居高位,能够深受陛下喜爱,果然是有几把刷子!”

“如今夏日炎炎,天气燥热,我等已经准备了酒席,欢迎侯爷,而且侯爷随我入城。”

一群人马浩浩****地朝着城中走去,来到一处郡守府。

酒席安排在郡守府的后花园内,张世安的车夫以及季陶等人自然是没资格入内。

不过郡守另有交代,找了一班自家的管家等人陪着他们一起吃喝。

张世安跟随李冰进入后宅,顿时感觉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这个后花园与其他大秦人的后宅很不一样,亭桥水榭,四处种满了竹子。

而且宅院中有很多棵大树连成片,走入后宅,仿佛置身于春秋之际,身上的燥热一扫而空。

众人按照身份高低排好座位。

李冰先是感谢皇恩浩**,随后又感谢张世安能够提出科举推行教育。

张世安谦虚了一番,又夸赞李冰治理地方有功,着实不易。

众人彼此吹捧,互相敬酒,之后便是固定的流程。

地方上的官员们轮番敬酒,然后喝到耳昏目瞑,又招来一班歌女表演节目。

表演节目也是有潜规则的,跳舞的都是犯官家属,年纪不大,长相优美,举止文雅。

如果客人对某位表演的舞女很感兴趣,想深入交流一番那就会装作不经意间夸赞两句。

随后地方官员就会在当天晚上把这名舞女送入贵宾的房间,好好探讨一下人生。

可令李冰等人感到奇怪的是,一直等到歌舞散场张世安也并未夸奖一人。

只专心致志地与自己等人聊天说笑,仿佛对这些女孩子视若无睹。

李冰由此内心对张世安的评价又上了一个台阶,看来这位张侯爷真不是一般人。

他挥挥手,在场官员纷纷起身告退,偌大的后宅顿时只剩下他们两人。

“张侯爷,听闻您来上谷郡负责科举教化我等官员和百姓十分高兴!”

“趁着今天有时间,我给你介绍一下当地的情况吧?”

张世安在来的路上,经过不少乡村,对当地上古郡的情况已经有所掌握。

这里的民众以种植谷物为生,偶尔会出门狩猎下河打鱼,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他每走到一处,当地民众都会对他报以警惕的目光,有时还会派人尾随在马车后方。

直到他离开村庄,尾随的人才会散去。

这说明当地人深受匈奴的侵扰,对陌生人充满了警惕。

看来当地百姓过得艰苦,并非是李冰等人没有才能,而是有其他客观因素存在。

张世安整理好衣袍,郑重地拱手说道。

“在下初来乍到,还请老大人指教!”

见他如此谦虚,李冰抚摸着胡须,缓缓开口说道。

“上谷郡位于大秦边疆,有人口百万众,此地驻军一万,其中八千人皆为步卒,骑兵只有区区两千人!”

“每年深秋匈奴人必然南下,除了匈奴人,东胡人有时也会一起过来劫掠!”

“所以我等每年秋季都会征召民夫组成军队共同防御,至于百姓,则是个个龟缩在城市中。”

“侯爷如果要建学校,并一定要寻一处安定的地方,老夫建议,你只在平安县城就好,这样一旦有匈奴人南下,也能护佑自身!”

张世安明白,李冰说的是实话,自己再勇猛也对付不了千军万马!

看来深入乡村这个计划只能落空,不过如果能在县城办学也算有个好的开始了。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听老大人吩咐,只在县城办学!”

李冰是一个能臣干吏,做事干净利落,留张世安吃了一顿饭后便安排官吏将他们送往到平安县城。

张世安刚在县城安顿下来,便开始着手编写教材。

“尚书论语,春秋等太过高深,孩童们不一定能读懂。”

“还是先进行启蒙教育吧,千字文就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