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少年战将

第五十七章 名将黄忠

字体:16+-

远方尘烟蒸腾,土黄色的烟尘犹如浩瀚深海中,翻涌起一段连绵的匹练。

城墙上的战士们,脸上的神色不约而同的凝重起来。

就连站在吕峰身旁的廖化,也开始朝吕峰注视过去。

“沉住气。”那个被公认为战神的人,依旧保持一贯的动作,眼睛一眨不眨,声音里的威严不减。

才因为尘烟,脸色稍稍有了变化的众人,经他这简短的几句,不止重新恢复了镇定,甚至斗志上也更加暴涨了许多。

“弓骑兵。”声音从吕峰口中说出。

不等众人有反应,他又说道:“清一色的弓骑兵,攻城的可能性不大。”

城墙上士气如虹。

远处传来马蹄奔驰的响声。

25匹骏马奔腾疾驰,为首的是个中年人,精壮的身躯,背上一张手臂般粗,由全精钢锻制成四爪青龙造型的长弓,一看便是传奇级别的珍稀武器。

更让廖化看得满眼亮光,便是中年将领手上一把闪亮的凤嘴刀。

铮亮的全精钢打造,同样是手臂粗的刀柄,刀刃上被太阳光照射后,绚丽的光亮令被照 的人,不由纷纷心神一凛。

“双传奇武器,一看便是刀、弓双精绝……”吕峰不由得眼睛微微眯起,令人难以察觉的亮泽稍纵即逝。

“可惜,心事重重,愁云密布令原本武艺超绝的将领,整个人瞬间消失了精气。”吕峰不由一声惋惜。

和为首之人一样,另外24匹马背上,战士们清一色后背一张长弓。

尽管气势充足,久经战场的气质,也让人一眼便很重视,可惜他们与为首之人,还是有了巨大的差距。

武器的重要性便被充分显示出来了。

24人尽管他们身后都背着长弓,可清一色只是青铜制式。从外观上,震慑力便被拉低了好几个档次。

“长枪。”吕峰淡淡说道。

很快一柄铁枪便被递到他面前。

手上掂量几下,一丝微笑浮现吕峰脸上。

“嘿嘿。”轻笑声响起,吕峰右手持枪,随着“去。”的声音,铁枪在天上化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

“律!”为首将领急忙勒住缰绳,坐下马匹被他神力牵制,瞬间便是一个急止步。

“铮!”的一声,一柄铁枪在距离他不到十个马步的距离处,插入地上挺立得笔直。

“主公威武!”战神城寨这边,战士们依旧站立得笔直,喝彩的状势声音瞬间爆棚。

铁枪插入的位置,距离战神城寨,大伙看得激动,目测远不止300步距离。

“律!律!律!”一阵阵勒马的声音霎时响起。身后的24匹马也纷纷止住了步伐。

“投矛为界。”喃喃自语后,为首中年人凝神手臂向上仰起。

身后众人顿时一字排开。更加扯紧了缰绳,没有人再有向前一步的举动。

投矛为界:代表的是强烈的警告。只要对方越过插入地上的枪矛一步,便代表了侵略的意图。至此双方将再无任何缓解的可能,战争自此开启。

稍时,一辆马车缓缓驶到马群后面。

为首的将领缓缓举起手中凤嘴刀。

廖化顿时挺直了胸膛。

战神城寨更是气势暴涨,城墙上的战士们,突然握紧了手中长枪。杀气刹那间蓄势待发。

吕峰眼睛微眯,嘴角隐隐现出一抹弧度,整个人气定神闲,依旧没有动作。

现场却让人大跌眼镜。

只见对面为首的中年人,慢慢拿出一张白色布匹,套在凤嘴刀头上。

唯恐被风吹走,又用绳索绑紧了,方才又举起套了白布的长刀,手臂挥动,白布迎风飘扬。

“投降?!”饶是再笨的人也知道白布当旗帜,代表了什么意义。城墙上的战士们,纷纷将眼睛注视向他们的主公。

“我们无意进犯战神城寨。长途跋涉过来,只为投奔城寨而来。”对面为首的中年人,一手挥舞白旗,声音却如同洪钟雷鸣。

“保持戒备。”话一说完,吕峰人已跃下城墙,众多聚焦的注视中,悠然走向对面。

剑拔弩张暂时处于静止状态,双方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款款漫步者身上。

“论实力,当世猛将有你一席。你,名字?”吕峰微笑如故,脚步不徐不疾,眼睛如同鹰隼一样,锐芒始终锁定在维持举着白旗的中年男人身上。

“黄忠。”雷鸣般的宏声响彻四方。

中年男人跃下战马,长刀充当的白旗往地上一伫,人已经双手抱拳,单腿微微半跪地上,声音里夹杂颤音:“黄忠率领麾下战士,前来投奔战神城寨。望城寨首领救救我儿性命!”声音显得异常焦急。

黄忠也是一位震慑百越队伍的首领。

准确的说,黄忠是吕峰的前辈。他已经在百越荒野东征西讨了好多年。

如吕峰所说,身负两种传奇武器的黄忠武艺娴熟,年轻的时候心性尤为高傲,凭着刀、弓双精绝技,驰骋在大汉朝各个城郡。目的无非一个,挑战当时有名的猛将。

历史与演义都对老将黄忠有着浓墨重彩,因此这个游戏的设计者,自然将年轻时期的黄忠,设计得超乎想象的武艺高强。

没有意外,黄忠早年的挑战猛将之旅,每一次的结局都如他所愿。

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凡事都逃脱不出这个真理。

由于每次挑战,逢战必胜。因此年轻时期的黄忠便成了香饽饽。

随着黄忠战绩的越加显赫,向他伸出橄榄枝的各名门望族,也越来越多了。

可惜每战必胜,让黄忠逐渐累积了傲气,加上年轻的锐气,黄忠对各地向自己敞开的善意,不但拒绝,还很愚蠢的说话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因此乐极生悲,渐渐的,因招募变成记恨黄忠的名门望族们,也逐渐呈正比。

说话不妥当,导致的仇视,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终于在黄忠挑战各地猛将最巅峰的时刻,月满则亏的规律下,对他咬牙切齿的仇视者,与豪族们,也达到了空前盛大。

原本对自己挑战各地猛将,打出名声后,等着待价而沽的黄忠,渐渐的感觉到,向自己递来招揽的手信也越来越少了。

现实超出预料,黄忠逐渐不再气定神闲了。

年轻的黄忠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认为应当放下所谓的面子毛遂自荐。

于是他便开始练习厚脸皮,心怀忐忑的亲自上门,对于那些他内心有意向的豪门,开始了投递自荐信的举措。

事实 的教训了黄忠,什么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当初锋芒毕露、少年得志语无伦次的后果,便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尽管黄忠越来越放低了架子,可对他不待见,相反还冷嘲热讽的待遇,也越来越繁琐。

几年以后,当初心高气傲、一览众山小的黄忠,依旧四处碰壁,不受人待见。

更让黄忠感到郁闷的是,不仅自己到处不受待见,整个家族,也莫名的越来越遭受到排挤与打压。

各大豪门对他的家族极尽打压,家族内每家每户,都生活得越来越不容易了。

于是黄忠就更加凄惨了,就连家族也越来越不待见他了。

这待遇他的妻儿同样不能幸免。

随着日子的后续,家族内,有名望的几个老家伙们,一番精心的研究之后,黄忠终于迎来了他小家庭的末日。

在某日的家族会议上,黄忠很悲哀的被家族除名了。从此族谱上和族内一切事务,被除名出家族的黄忠的小家庭,无缘参加是必然的。

当然,因为黄忠刀、弓双精绝的原因,没有人有胆量,做出驱赶黄忠离家的不明智举动。但是对于举目无亲,还到处对他小家庭施白眼的环境下,黄忠的家人,基本上很难在故土生存了。

夫妻本是同林鸟。

受够了这种日子,黄忠的老婆终于不想再遭罪。就在某日,不顾膝下的儿子,黄忠他老婆,终于做出了一个超出大汉朝时代观念的壮举:休夫!

留下一封痛骂黄忠各种不是的罪状,黄忠老婆带着愤恨与不甘,从此踏上寻找自己幸福生活的长征。

只剩下黄忠与唯一的幼子黄叙相依为命。

饱尝前些年,少年得志造的孽,黄忠与儿子黄叙生活更加艰难了。

可惜这个社会就是这么个尿性: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啊!

已经生活维艰的黄忠,非但没有否极泰来,相反各方面的打击更是接憧而至。到最后连想要混口饭吃的苦力,都没有人愿意雇佣他了。

故土是呆不下去了,黄忠拉起儿子黄叙从此浪迹天涯。

可是始终得罪的人太多。

尽管黄忠也时常隐姓埋名,天却总不遂人愿。

每当他找到一份,可以让爷儿俩糊口的活计,老天爷总是喜欢和他开玩笑。每次新活计都干不长。还全部是,无一例外遭到被解雇的悲催待遇。

次数多了,黄忠终于明白了,当初走南闯北挑战各地猛将的事情,是多么的无知。

名门望族们自有他们流传的一套,黄忠得罪了那么多豪族,自然没有那个豪门,愿意再招揽他了。

可是让黄忠想象不到的,竟然是,就连他竭力放低面子后,寻找的类似苦力活的下层活计,竟然也是如此不能如愿。

这就涉及到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时,年轻气盛的关系,不懂得给别人台阶下,后来自己落魄后,报应不爽了。

黄忠少年得志时,暴戾过头,甚至经常将对手打残,或者废掉武力的情况。

因此那些他的手下败将们,几乎没有不对他怀恨在心的。

当得知黄忠落魄后,上中下社会个阶层,他以前的仇人们,便竭力开启了,趁你病要你命的落井下石模式。

走投无路的黄忠,为了儿子黄叙能够有一条活路,在若干年前,只能南下,报名参加了震慑百越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