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唐

第三百三十六章 率土之滨

字体:16+-

如今的唐朝廷仅靠着长安周边的数个州府的财税支撑着,维持着这么大一个朝堂上上下下的官吏们,日子不好过,彭剑锋都知道。

所以,当彭城的日子稍稍好过之后,彭剑锋都会解送一笔钱粮送去长安,一来也是尽自己身为臣子的本份,二来,李儇就算是违心的说的那些话,可有着李康的关系在,大家还算是亲戚呢,彭剑锋不能看着自己的亲戚在受难。

若不是有这个情份在,李晔怎么会想起,在接近过年的时候,将他的大伯接到长安城去合家团圆?

啪。

啪、啪。

啪、啪、啪。

彭剑锋想当然的以为,这个世界上极其阴暗险恶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的人其实都是好人的。就算不是好人,有自己的带头示范,善为人先,那些人只要良知未泯,多少也会受到小小的感化。

陈永福、杨复恭,或许还有背后的李晔,他们 的给彭剑锋打了三记响亮的耳光。

他彭剑锋就算猜到了开头 ,也绝对猜不到是这样的一个结尾。更何况,他连这个开头都没有摸清:你朝廷的钱不够花,我彭城的百姓就活该被你搜刮,视为可怜的韭菜?

割个韭菜倒也罢了,看这群人的作为,现在是打算连个韭菜根都不留?看来彭剑锋还是高估了这群人的水平了,他们除了又坑又骗之外,本就是不学无术,一肚子坏水。

寄图一个太监出身,也估计就是放牛的时候看过的几本小说的就能治理好国家,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不能怪别人太无耻,只能怪自己太天真。有的人,他们的人品就坏到根子上了,怎么能对他们有任何寄图?

彭剑锋扪心自问,他在这个时代,尽量是做到朋友多了好走路的原则,事实也是他的朋友多过他的敌人。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所谓的敌人会是如此的没有底限。

杨复恭来到了彭城。

可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他的人早就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负责彭城整个安防的陈永福,然后再派也朱温陈兵周边。

彭剑锋的步子迈得太快,也没有想到会扯到蛋。他只想尽量打通通往北边的水道。所以,他控制的区域,也只在运河两侧,更西边的地方,那里现在属于朱温管辖。

再说,朱温受封为梁王,又早觑视彭城的繁荣,还反感彭城吸引走了不少他治下的百姓。现在得了皇命,让他威慑彭城,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到底涉及到了多少人,又掳去了多少无辜的性命,彭剑锋无从知晓。他只知道,韩少军被控制起来了,只怕不是喝茶那么简单。而刚烈而又忠诚的赵广田,据说就是不甘于受杨复恭的摆布,被当众给人打死。

连对朝廷有大功的周宝他们都能给逼死。弄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赵广田,对于杨复恭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杨复恭来到了彭城,有着朱温这个大 保护,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这个梁王,还是他请旨封下来的,朱温是个有眼色的人,自然知道如何回报于他。所以,他去彭城,绝对不会是一个人去战斗。

杨复恭来到了彭城,第一感受,他就是感到了极度的震惊。

然后,他就感到深深的气氛,他的胸膊急剧的起伏,似乎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皇帝还在吃苦受累,吃着最简单的饭菜,京营中的兵士们还欠着许多的饷银,最主要的是,他这样的朝廷大员,也被四处找他们要钱的官吏们吵得头痛。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你彭城的小小的百姓就能过得这么好的日子,不只吃饱穿暖,还能吃肉挑菜,更过份的是,你们穿着土布麻衣倒也罢了,小小的百姓,你们居然也敢穿着绫罗绸缎,居然还呼奴唤婢,招摇过市。

绫罗绸缎不是给自己这样的高官大员们准备的么,他们小小的百姓有什么资格可以享受。

更过份的是,当他知道,东海的百姓们,不只不交地租,甚至连国税都不曾缴纳,杨复恭更是感到脸上被抽了一记耳光一般,灼热生疼。

“怪不得,怪不得他们这么富庶,他们怎么能连皇粮国税都不交纳。”杨复恭喃喃自语,浑似忘记了,朝廷从来就没有拔付给彭城一分钱一粒粮,这些都是人家自己攒下来的。他更忘记了,这几年来,彭剑锋每年让人解送到长安的钱粮,难道这也是错?

“你是什么东西,一介目不识相的老农,也居然自称东海县令,是谁封你的官,是谁让你在这里发号施令,”看着急匆匆赶来的赵广田刚想向自己施礼,杨复恭更是急言令色的喝斥道,“补上来,全部补交上来,不交地租,可这皇粮国税都不能少。就按亩收三石,七成,七成给我全部解送入库,说不定我还能请旨陛下,将你的县令正式转正。”

七成!这个时候水稻种植的收成,最多也就三石,也就是亩产三百六十斤,那还得精耕细作,还得风调雨顺。就算算上两季的话,最多也只有五百来斤。七成,就是说, 们自己辛苦攒下的粮食,要按350斤一亩缴纳朝廷。

彭剑锋觉得,自己收三成的赋税都觉得很过意不去的了,毕竟农业的收入太低,也仅仅够大家维持基本的温饱水平。彭城的百姓们日子能过得不错,还多亏是打渔能提供他们大部分的菜肴,女人们在各个作坊里干活,才是他们家庭大部分的收入来源。

可杨复恭不管这些,说完这话之后,他似乎看到了无数的粮食解送到了京城,他看到他们的皇帝再也不要节衣缩衣。他们这些朝廷大员们也不要为了军饷左右支拙。只要有了这里无尽的钱粮,他们就可以继续他们鲜衣怒马,挥斥方遒的生活。

至于彭剑锋的意思?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朝廷已经钦封了他为燕王,他也已经走马上任。自此以后,彭城就和他再无关系了。

就算彭剑锋真的不满,可杨复恭还知道,彭剑锋手下满打满算的兵丁也不过万多人。因为他听说,这位燕王爷光顾着开荒种地和赚钱了,居然不知道用这些钱粮多招一些兵丁。

显然,他没有想到,无论是朱瑾李克用,还是钱缪,他们的兵也经常接受彭剑锋的援助。只要彭剑锋一封信,那两位义兄还有一位岳父,立即就会跳出来替他找回公道。

虽然这个乱世,人和人之间都是利益所趋,各自为政。但杨复恭一介宦,他显然忘记了人和人之间还有真诚。他以为他能收买陈永福,其它人也和陈永福一样,只要他许以重利,都会唯他马首是瞻。

赵广田虽然起身微末,四年前还只是一介目不识丁的老营兵,可是自从得了彭剑锋的赏识之后,他现的眼界可是极高,哪里会认识这位自封的钦差大臣。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要收我们这么多的国税,我们已经缴纳了三成的国税皇粮,每年燕王爷还让我们解送入了京。而且,我们不交地租也是有原因的。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摊涂,是燕王爷带领我们围海造田,开垦出这万亩耕地来的。不缴,我们不缴。”

“反了,通通反了,还有天理了,”杨复恭气急败坏的吼道,又是燕王,又是燕王,又是燕王,现在每听到这个名字,杨复恭都会感到心如火烧。

从彭城来到东海县,到处都在传颂燕王爷的种种功德,就没有一个人说他一句坏话。这里的人难道不知道,只有皇上,只有皇上的忠实狗腿子杨复恭才是他们的最终主宰么。至于燕王,燕王他已经北行,在燕云的土地上,和王镕王处存那帮劣货们厮混打拼,那才是他们的人生,至于这彭城,以后必须归于朝廷的控制之下。只要有了彭城的赋税,咱们的朝廷中枢一定能度过难关。

赵广田猝不及防,被杨复恭的狗腿子们砍倒在地。其它的人虽然敢怒,却不敢言。虽然他们知道赵广田说的是对的,杨复恭只是个可恶的强盗,可他们除了沉默之外,不敢有任何的表示.

都是拖家带口的人,在杨复恭无以复加的脸皮,和他手下那群狗腿子阴森森的刀兵们之前,他们只有选择深深地沉默。

他们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民,他们是可怜的韭菜、韭菜、韭菜。他们的命运,便是任凭别人的收割。哪怕哪天皇上说要要了他们的小命,他们都得伸长了脖子任由人家砍割,还要高呼一声皇上万岁,谢主隆恩。

这个时候,他们便愈发怀念起他们的会府,他们的燕王爷来,只有在燕王爷在的时候,他们才活得象个人的样子。可是燕王为什么就会被封在了北地,再不理彭城。难道燕王爷不要他们了么?

“快去,快去通知赵县令的家人,”瞧着杨复恭这可怕的样子。哪怕彭剑锋早就说过,无论多大的罪状都罪不及家人,但显然这位杨复恭大人没有这个想法。想起赵县令平常和自己的交情,立即就有人偷偷的递个眼色,嘱托相熟的人去通知赵广田的家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也不过是一群没有用的东西,叫你们不老实,叫你们心里只装着个燕王爷,”看到赵广田在自己面前渐渐将血流干,再也没有一点声息,杨复恭突然放声大笑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亏你还敢自称县令,连自己是谁的臣子都不知道,居然就敢自称我大唐朝廷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