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唐

第三百四十一章 垂死挣扎

字体:16+-

天下数路兵马,分头向长安包围过来的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入了唐朝廷的耳中。

“彭剑锋这狗东西,他难道不知道,他的燕王都是皇兄给他的么,他居然如此不识好歹?”李晔歇斯底里的咆哮道。

一众文武大臣们,则齐齐选择了缄默,并目光投向了杨复恭。

这家伙不是说燕王手下只有一万多人么,怎么一下子就多出了几万兵马来了?想要转入长安,没有五六万以上的人马,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吧。

他们还以为燕王这些年真的一心帮他们赚钱去了,就是一只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肥羊呢,如今看来,事情根本不象杨复恭说的那样。

“反了,反了,这群逆贼,居然敢言他们才是正溯,敢出兵讨伐我大唐。”大明宫里,李晔歇斯底里的喊道。

群臣回应他的,只有更深的沉默。

偌大的宫殿里,只传来李晔一个人愤怒嘶吼的回声。

二十岁,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时候,可李晔这一刻,第一次感到了强烈的无力感。

“朕对你们不薄,你们就是这样回应朕的么,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回朕一句话?”李晔几乎是苦苦哀求着他的大臣们了。

他对这些大臣们,确实算是不错了。

杨复恭从彭城搜刮而来的钱财,他不仅补发了以前拖欠大臣们的俸银,还把禁军的军饷也给补发了。

甚至,杨复恭提议的,让他用这笔钱把已经有些破败的大明宫修茸一下的计划他都直接否决了。

所有的钱,虽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他都花在朝廷,花在了这些大臣和军士们身上,他自己甚至削减了宫中的用度,他就想不明白,他现在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群臣们居然是用沉默来对待他。

至于周宝等老臣子,可能有一点委屈了他了,到时候大不了发一个平反昭告,就算对得起周宝了。只是一场误会,他作为皇帝,只要有这种自省的精神,天下黎民不都是好操弄的么?他们一定会选择原谅他的。

至于彭城的百姓?李晔从来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李晔深以为然。

他李晔身为皇帝,都在和他的宫人及大臣们过着朴素的,甚至还有些短缺的生活,彭城百姓也是他的子民,凭什么就比他这天潢贵胄们过得还好了?还有没有天理了?

他身为天之子,这天下都是他们李家的,从自己的子民们家里拿一些钱粮出来,有什么不行的了?

他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彭城百姓们的财货钱粮,都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辛辛苦苦的挣来积攒下来的。

就算是那些新式的技术和器具,也是彭剑锋让他的舅哥和属下们钻研过来的。

这些年来,彭城除了每年给朝廷输送税赋之外,没有从朝廷要过一分钱的好处,他们怎么就认为彭城百姓们欠他们的了?

如果还是以前的彭城百姓,他们或许就甘于自己韭菜的命运了。但经过彭剑锋熏陶的百姓,他们可不再甘于自己韭菜的命运。

作为老百姓,他们交纳完自己的赋税之后,他们的义务就已经完成了,这可是彭剑锋反复的和他们说过的。

至于朝廷想要拿这些钱财如何花销,他们只是一介小民,管不着。

不管他李晔是拿着这些钱继续供养他的文武大臣们也好,还是结交他的草原兄弟友邦也罢,还是扩充他的后宫也行。或者是收买一群小弟喊他几声大哥也不是问题,如何花,是他朝廷们的事情。

但是想要老百姓们做更多的牺牲,甚至还要牺牲自己活命的钱财粮物,这绝对不行。

他们过自己纸醉金迷,荒唐无度的生活倒也罢了,凭什么还要百姓为他们的荒唐买单。想要用女色或钱财买平安,用他们自己家的去,大唐又不是没有用过公主来换取过和平的。但想要用他们百姓的妻女或钱财来换取所谓的和平,他们不答应。

至于李康,对李晔来说,那只能怪李康的命:谁让他是李家的子孙。身为李家的子孙,就得接受被杀的可能。

就算李康自己没有什么野心,可是,他李康现在的威望,已经影响了李晔的存在了。

更何况,李康他还是李晔那该死的大伯。按传统来算的话,似乎比自己的父亲更有资格继承这皇位?

既然有太宗皇帝当初弑兄杀弟的前例,李晔觉得,他要是做起这些事情来,一点都不会显得违和。

李康要怪,就只能怪李康生错在了李家吧。虽然李康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李晔的事情。

李晔需要的是,以一种高密度的碾压,将权力收归到自己的手中,他需要权力,需要更多的钱财。

彭城有许多的钱财,杨复恭做得不错,至少,李晔不会感到头头上捉襟见肘了。

将这些钱财收至自己的手中之后,他接下来,就是将天下的权柄收入手中了。

天下藩镇割剧,已经是大唐的心头之患,不除不行了。为了天下一统,为了让自己能集中精力来对付这些越来越骛傲不驯的藩镇们,想必李康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吧。

可李晔万万没有想到的,他这么枉费苦心的弄来的银子,他以为把这些群臣们喂得饱了之后,他们应该会对自己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吧。

他还年轻,他怎么可能知道,用金钱从来就收买不了绝对的忠诚。哪怕是太宗时期都是如此。一群能宣誓为金钱效忠的人,很快也会为金钱而背叛誓言的。

“臣等…无能,”一众老卧们,只能惶恐的跪伏在李晔面前,瑟瑟发抖。

“一群没有用的东西,”李晔恨恨地骂道。

几个老臣们,将头埋得更低了。却有几位并不那么老的臣子,微微抬头瞥了李晔一眼。

或许某些人说的有道理,这样的大唐,确实没有保的必要了。

“皇上,皇上,”杨复恭突然站起来道,“皇上还不需要这么灰心,我们还有希望,我们还有救的。”

“卿家,快说,有什么办法,快说出来。”此时的李晔,就如同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急不可耐地说。

“谅那彭贼,最多也不过五六万兵马,咱们的禁军还有四五万人,只要咱们上下一心,军臣用命,还是能挡住的。”杨复恭鼓起勇气道。

李晔听了,刚刚燃起的希望,又顿时被浇灭了。

禁军虽然说有五万的兵额,可到底还有多少实员,只怕没有人知道。

再说了,禁军若是真的堪用,他李晔又何至于着急到这个地步?

“皇上,我们不只有禁军的,我们还有十几万可用的人的。”杨复恭的一番密议,再次燃起李晔的信心…

彭剑锋总算说服了李克用和朱瑾两位义兄。

对他们来说,李致和李晔都是李唐的人,都是不值得信用的。赶跑一个李晔,让李致当皇帝,对他们毫无好处。

可是彭剑锋的承诺,他们则不得不信。

彭剑锋可是让李致发下毒誓的,一定要保证李家在克宁城的绝对控制权。克宁城,就是李家人的根本。

彭剑锋甚至还逼李致承认,哪怕有人说李家人造反了,只要李家人的刀没有架到李唐皇帝的脖子上来,李唐朝廷都不能对李克用和朱瑾家的人下手。

毕竟,来自后世的彭剑锋,可是见多了这种套路:那些所谓的丹书铁券,啥只要不造反都可免一死的说法,都是自欺欺人的。皇帝真的想要杀谁的时候,栽赃一个造反的罪名,只是需要一件龙袍而己。而龙袍这东西,就朝堂里最多了,平常的官贵家,谁家没事藏个这样的东西?

彭剑锋还跟两义兄承诺,若是这里真不想呆的话,他还可以带两位义兄去其它的地方走走,到时候占个小岛啥的称王称霸,岂不快活。

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彭剑锋还一咬牙画出了世界的简图,自然把这两位义兄唬得不要不要的。

地球是不是圆的,他们理解不了。但他们只明白一点,只要跟着三弟,他不会坑他们。

称王称霸的也不重要,可事实上,他们各家和李致家也算是有些交情了。就当是卖他个面子。再说,李晔这家伙也太不是人了,居然一言不合的就杀人,他们也早看不惯李晔了。就当最后替李致做点事情,到时候功成身退,也算留下一桩美名。

面对两位义兄的信任,彭剑锋只能暗暗的惭愧。

不只是李晔对如今的藩镇割剧不满,他彭剑锋也早不满了。可若要让天下结束割剧,让大唐军队马放南山,只怕十年时间都是不够了。这两位义兄那么喜欢打仗,看来这十几年是不得轻闲了。

李克用集合了自己本家所有的部队,甚至还任用了李克恭那小子当先锋,但当他们抵达了长安北城外的时候,看着眼前这支队伍,不由乐了。

穿得破破烂烂的倒也罢了,瞧他们拿着兵器都拿不好的样子,李克用就知道,这根本就是一群赶鸭子上架的新,这是给他们送菜来的了。

杀还是不杀?三弟可是告诉他们,大唐现在不是人多了,而是人太少了。更何况,这只是一群可怜的小老百姓,杀了他们,不只脏了自己的刀,人家李晔还根本不在乎。

“李晔,你这狗东西,是真的要垂死挣扎,不给老百姓一条活路了么?”李克用无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