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梁曉聲小說精選集(套裝共10冊)

八月十五月兒圓

字體:16+-

A城有條街,街名起得絕——褲腰街。

褲腰街上,國營店鋪一家挨一家,私人買賣攤床一處挨一處,熱鬧非常。每天傍晚,一家家國營店鋪關張時,一處處私人買賣攤床便紛紛點起蠟燭或自製的瓦斯燈,與水銀街燈相輝映,煞是好看。那些買賣攤床的主人,都把個體營業執照鑲在鏡框裏,擺在一眼可見處。各處嗓音各種語調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吸引和招來無數買主。

褲腰街晚上比白天更熱鬧,賣什麽的都有,賣吃食的居多:餛飩、燒餅、拌涼粉、過水麵……東西南北中、酸甜苦辣鹹,想吃的,差不多就能吃到。豬肉、牛肉、狗肉、兔肉、蒸鵝、烤鴨、熏雞、炸麻雀……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是買賣人的刀下肉。A城的烤鴨馬馬虎虎,絕對不能與北京烤鴨相提並論。A城的潘家熏雞,在西北鐵路沿線的幾個大中城市倒的確是享有盛名的。不過自從幾十年前潘福祿死後,連A城人都再也吃不到潘家熏雞了。

說來話長。潘家本是外地人,上幾輩逃荒流落到A城。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籌措,省吃儉用,積攢下一些本錢,到潘福祿那一輩,終於在褲腰街上開起個熏雞鋪。潘福祿當年三十五歲,老實厚道,是個本本分分的買賣人,因為心思都撲在前輩人艱難創下的小買賣基業上了,仍是光棍一條,和妹妹秀娥操持著日漸興旺的鋪麵。鋪麵雖然不大,卻窗明幾淨,兼備煙酒。哥哥操內,妹子主外,兄妹倆熱情爽快,對顧客不論身份高低,一概笑臉迎送。即使對那些避雨的、取暖的、找水喝的、問路的,也都如此。他們雖是小買賣人家,但毫不吝嗇,常把些零錢和吃食,大方地送給討飯的。再加上他們的熏雞手藝,是祖傳的,色香味俱全,不久便在同行之中居於首屈一指的地位。

那一年秀娥二十一歲,出落成了個標致的美人兒。身段窈窕,亭亭玉立,麵如桃花,唇似塗脂。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總是含笑帶嗔,無心地瞄人一眼,也撩得人心猿意馬。一頭黑發,在額前剪成整齊的劉海,在背後結成一條長辮,圖利索,終日用圍裙帶紮在腰際。那藍底白花布的圍裙,雖已半舊,但一天一洗,幹幹淨淨。常到鋪子裏來吃雞的正派人,都親近地稱她秀姑娘。A城的一些浮浪子弟,因她生得俊俏,又姓潘,暗地裏給她起了個綽號叫“賽金蓮”。他們有時也三五搭伴來到潘家熏雞鋪,買上一隻雞、幾兩酒,消磨掉個把鍾頭。其實不為花錢吃雞,專為的是接近秀姑娘,找機會和她調笑幾句,但他們往往占不了什麽便宜去。秀姑娘可不是個輕佻**的女子。何況她天生機敏過人,伶牙俐齒,挖苦嘲諷起人來,尖酸刻薄。他們都非她的對手,每每來一次,便討一回冷譏熱罵,敗興而去。她不徹底得罪他們,但也絕不受他們的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