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第二百四十九章 换成当年的新茶

字体:16+-

就在刘少爷要出城的时候。

李彦一行,已经到了永欣寺门外。

当年前代主持,也就是王羲之的七世孙,还活着的时候。

这位老高僧,就喜爱书法艺术,在江南也算小有名气。

不少文人雅士,等到天朗气清的好时节,就会来此集会。

也把永欣寺,做成了旅游胜地。

等到现在的辨才和尚,接管主持之位,也算是维持住了寺庙的名声。

李彦他们走下马车时,看见寺庙门口,居然还有不少香客。

在一起讨论诗词,甚至往寺庙墙上,写写画画。

李彦一阵摇头,心中暗道:“感情这大唐年间,也有人打卡。”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家在长安的李氏酒楼。

自从他流出一首【凉州词】后,也成了打卡地。

不仅是长安的五陵少年,就是外地人到了长安,也非得去李氏酒楼,喝一顿葡萄酒不可。

李彦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而是冲着王重信一挥手:

“你先过去,跟守门的和尚问一句,看看他们主持,是否在寺庙里。”

“若是他在,就请他见本少爷一面。”

王重信听完立刻点头,快步来到寺庙门口,对着一个中年和尚,转述了李彦的话。

中年和尚听完,上下打量了王重信一眼。

他能被派来守门,自然眼光毒辣。

只是一眼,就看出王重信上过战场。

不过这倒也不稀奇。

刘少爷年纪不大,等他懂事时,大唐都统一天下了,自然没见过武人。

而这中年和尚,年纪却大得多。

经历过隋末战乱。

对王重信身上的军旅气,当然不会陌生。

他又看了一眼李彦,和李彦身旁的郑玫。

心中立刻有了计较。

笑着开口:

“看来我们永欣寺的名头,是越来越大了,就是北边的贵人,也肯光临鄙寺。”

听着这和尚说话和气,王重信也笑了起来。

“和尚你好生客气,只是不知道,贵主持是否在寺中?”

“我家状……咳咳,我家少爷想见他一面。”

中年和尚微笑点头。

“施主来的正巧,我家主持,现在还真在寺中。”

“请几位随我进来。”

中年和尚一转身,把几人请入寺内。

让一个小和尚带着他们进去。

然后另外拉住一个小和尚。

“速速去通报主持,就说来了外地香客。”

小和尚轻车熟路的问道:“用什么礼仪招待?”

来永欣寺的客人不少,自然不可能都同等对待。

根据来人不同,也分三六九等。

中年和尚打量了一下,李彦他们租来的马车。

王重信现在花的钱,都是郑玫给他的,当然就不会大手大脚。

所以那马车,倒也不算很华丽。

中年和尚,又回忆了一下刚才从王重信身上,感受到的气息。

沉吟一阵,才再次开口。

“他们一行,应该是刚在北伐突厥中,立了功劳的府兵。”

“估计是得了朝廷的赏赐,所以来江南游玩。”

“虽然有官面背景,但也不必太过礼遇。”

“而且这等粗人,也认不出什么好东西。就是用上等礼节招待,也就是牛嚼牡丹罢了。”

“你去安排一下,给他们普通坐席,奉上去年的陈茶,也就是了。”

小和尚听完,赶忙跑去通报。

然后又找到辨才和尚,跟他把事情一说。

辨才听完,微微点头,然后对小和尚说道:

“你师兄这待人接物的本事,你也该学学了。”

“只是一眼,就能把别人的底细给看透。”

小和尚听完,赶忙点头。

“那是,师兄可是您一手教育出来的。”

“我可比不了。”

听到小和尚的马屁,辨才越发高兴。

随口道:“你去将那一行三人,引到客房吧,我亲自去见他们。”

等李彦一行到了客房,辨才主持已经坐到上位。

看见三人进来,淡淡道:“坐。”

然后又对小和尚吩咐一句:“看茶。”

见辨才和尚有些冷淡,王重信眉头一皱。

对李彦低声说道:“这个和尚好没有礼貌。”

“刚才在门口,那中年和尚都很有礼节,我还以为这辨才是个高僧。”

“但是这么一看,他却太让我失望了。”

李彦摇头,没有说话。

还是郑玫小声开口。

她出身荥阳郑氏,对于辨才主持这样的人,可是最了解不过。

“这个老和尚,他每日接待那么多香客,一看就是六根不净。”

“哪里是什么高人?”

“至于他现在有些怠慢,无非是不知道咱们的身份罢了。”

“若是知道了,肯定换一副脸色,还要卑躬屈膝。”

王重信眼前一亮。

“既然如此,李彦先生何不自报家门?”

李彦嘴角一抽。

“我爆出身份,他客气是客气,但心里也一定提高警惕,不肯把【兰亭集序】拿出来。”

“就为了获得他一点儿礼遇,就冒这个风险,根本不值得。”

王重信似懂非懂的点头。

眼见李彦三人,在一起嘀嘀咕咕,迟迟不肯过来。

辨才和尚也有些生气了。

“几位施主,为何不肯入座?”

“莫非是嫌弃本寺,怠慢了几位施主不成!”

这怠慢,自然是怠慢了的。

王重信脸上表情,更加不好。

但刚才郑玫和李彦,已经跟他说过里面的道理。

他也只好闭口不言,只顾着生闷气。

还是李彦走出一步,微微拱手。

“老和尚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

“只是刚才你说话,都是吴侬软语,我们几个一时没有听清。”

辨才低头一看,见李彦年纪不大,但说话也有些道理。

而且长得也十分可爱。

心中的火气,一下子消散了,换成大唐官话,笑着开口:

“刚才确实是贫僧有错,请几位施主入座。”

这时那小和尚也走了回来,手中托盘上,放着三杯茶水。

辨才和尚一看,就微微摇头。

要是没有刚才李彦的话,用这陈茶招待他们,也算合适。

不过现在嘛……

辨才又看了李彦一眼,越看越喜爱。

他再次挥手:“招待贵客,岂能用这等粗茶?”

“你真是越来越没有眼力见了。”

“退下去,换成当年的新茶来。”

小和尚被辨才这么一斥责,有些欲哭无泪。

“不是师兄让我这么干的嘛,主持您刚才也同意了!”

但这话只能在心里一转,他可不敢说出口。

反而要挤出笑容。

“主持说的是,我这就去换。”

辨才见状,微微点头,然后才看向李彦三人。

“不知几位施主尊姓大名,远道而来,又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