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凑到近前,把李彦团团围住。
至于外圈的人,更是往里面挤,要看看咱们这位李彦大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辨才见状,倒是担心人这么挤起来,会出意外。
求到兵丁们头上。
徐总管这时也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本来低着脑袋,在一旁装死。
这时他听到辨才的请求,长出一口气。
主动走到一旁,带着自己的河道兵,又请本地官兵帮忙,去维持秩序。
过了好一阵,大多数百姓倒是被劝了出去。
剩下一些,也站到远处,但还是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李彦。
王重信站在李彦身旁,也满头大汗。
刚才百姓们围上来时,他也伸手护着李彦,生怕李彦出事。
这时才松了口气。
“李先生,您可真是受欢迎啊。”
“您刚才可能没注意,好些小姑娘都要上来捏您的脸呢。”
李彦一翻白眼,懒得搭理他。
这时,郑玫也得到消息,从客房里走了出来。
既然众人都知道李彦的身份,她倒也不必再藏着掖着,主动来到李彦身旁。
刘金刚本来还在一旁傻乐。
“名留青史,名留青史,嘿嘿……”
他是本地太守的公子,那些兵丁,自然不会把他也推走。
刘金刚看见郑玫,回想一阵,这才一拍脑袋。
“我说呢!我一直听人说李公子身旁,除了个车夫,还有个郑姐姐,却一直没见到。”
“本来还在想怎么回事。”
“原来是你怕我认出李彦大人的身份,主动避着我啊。”
郑玫白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和李彦刚才的表情,同步率颇高。
这时,辨才和尚凑了过来,打量了一下李彦身后的校尉。
迟疑一下,然后才拉住李彦的小手。
“李彦大人,贫僧有一事,要跟您商量一下,不知您有没有这个时间?”
李彦小眼珠一转,立刻点头。
那校尉见状,知道不好,就要开口。
但却被郑玫拦下,轻轻递过去一锭金子。
“这位校尉大人,您刚才保护李彦,可真是不容易。”
“这里一点礼物,不成敬意。”
校尉也只好先接过金子,但等他再一转头,就看见李彦和辨才已经走远。
他猛地跺脚。
“哎,这下可坏了,陛下交给我的任务……”
而此时。
李彦和辨才和尚走到远处。
只有那中年和尚跟了过去。
他刚刚才看见自家主持,差点摔倒,这时还不是很放心,所以才跟在不远处。
辨才回头看了一眼,他知道中年和尚了解事情,也就没有让他退走。
而是看着李彦,欲言又止。
李彦扬起脑袋:“老和尚,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辨才反倒是沉默了。
等李彦都等的有点不耐烦了,他才开口。
“李彦大人,您这次改名换姓,来到我们永欣寺,也是为了那【兰亭集序】吧?”
辨才也不是傻子。
李彦这样的人物,不可能莫名其妙就来到他的寺中,而且还没有暴露身份。
如果没有刚才校尉的话,老和尚可能还不敢确定。
但是那校尉已经把目的说出来,辨才立刻也就猜到了李彦的目标。
辨才目光炯炯,盯着李彦。
他见李彦听到自己刚才的话,尤其是听到“兰亭集序”四个字,也没有露出任何惊讶的表情。
心中更是笃定。
“您也不必瞒着贫僧。”
李彦呵呵一笑,小手摊开。
“老和尚,你这话就不对了。”
“本状元什么时候改名换姓了?”
辨才听到这话,先是一阵无奈。
“您还没有改名换姓?您明明……”
说了这半句,他才猛地反应过来。
李彦这话确实没问题。
他只是没有明说自己的身份,但也没有编造假名。
只是自称“李公子”。
“您还真没改名换姓啊!”
辨才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
李彦看见他一把年纪,还露出不好似的表情,不由得笑出声来。
然后挥舞着小手。
“行了,老和尚,你有话就直说吧。”
“本状元的时间,也是很珍贵的。”
辨才和尚叹了口气。
“李彦大人,您如果真的是冲着本寺的【兰亭集序】来的,那告诉贫僧就是。”
李彦盯着辨才。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辨才叹气。
“如果不是,那倒是好办。陛下已经派人找上门来,老衲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向陛下服软。”
“把这宝贝送入宫中。”
“但如果是,那就不好办了。”
辨才说到这里,故意做出无奈的样子,但却偷眼看着李彦。
不过眼光一扫,却发现李彦笑吟吟地看着他。
“老和尚,就别在本状元面前装傻了。”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直接说吧。”
辨才见状,也不装了。
回头看了一眼,见皇帝派来的千牛卫都还在远处。
他低下头去,在李彦耳边说道:
“李彦大人,我刚才说的话也不全是场面话,既然陛下已经盯上了本寺,那本【兰亭集序】的真本,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不过贫僧想着,把这宝贝送入宫中,让陛下高兴,倒还不如送给您这位大家。”
“也算没有埋没这宝贝。”
李彦嘴角咧开,还是摇头。
“老和尚,你还是不说实话!”
“你肯定知道,本状元就算拿了你庙中的真本,也是要交给陛下的。”
李彦突然收住笑容,面色严肃。
“你到底想要什么?”
见李彦几次戳穿自己的话,辨才也不好意思再绕圈子。
他搓着两只手,小心赔笑。
“嘿嘿,李彦大人,贫僧想的是,您要是拿了那宝贝,能不能再给本寺留下几幅墨宝,来交换那真本。”
一旁的中年和尚听到这话,心里面冲着辨才,竖起大拇指。
“主持不愧是主持!这时候了,还能想到这点!”
“既然无论如何,都保不住那件稀世珍品,不如用它换点好处。”
“要是直接交给皇帝,陛下顶多给点金银珠宝,他们出家之人,要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但若是能换成李彦的真迹,倒也不错了。”
“真说起来,看李彦现在这架势,千百年后,他和王羲之的作品,谁价值更高,还不好说呢。”
中年和尚越想,眼睛越亮。
心中对自家主持的佩服,都快到五体投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