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第二百九十章 王行俭:是时候备战下一阶段

字体:16+-

这时,王重信才刚把那个官员,给强行“劝走”。

他听见身后动静,立刻回头。

看见是马周,这才松了一口气,对着他大倒苦水。

“小马啊,你是不知道,现在咱们李先生,是真的受欢迎。”

“好像全大唐的官员,都要跑来见他一样。”

王重信一边说着,一边扭动身体。

似乎是接待这些官员,让他浑身不舒服一样。

“哎,可真是难搞。”

马周淡淡点头,然后好似不经意间,开口问道:“我记得李大人,不是还派了老齐来帮你的忙。”

“他人呢?”

王重信翻了个白眼。

“你不提还好,一提他我就来气。”

“这人来了之后,只是晃了一圈,就找了个借口溜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干活!”

马周听完,若有所思。

李彦下江南这段时间,马周留守在长安中。

再加上没有了李彦和王重信,府中安静不少。

他也就有心思,观察府上的人物。

不论是苏婉枝的苏家人,还是郑玫带来的下人,又或者是张亮派来的近卫。

都没有什么可说的,十分正常。

只有这个老齐,总是神出鬼没。

经常莫名其妙,就不见人影,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过一段时间,就又突然回来。

马周注意到这点之后,就开始暗中观察,打算搞清楚此人的底细。

他听完王重信的吐槽之后,在心中想到:“这个老齐,估计又是不知道跑去哪里,见那个王行俭了。”

“这两人的关系,我还得再仔细查查。”

“要是实在查不出,或者查出什么不对劲的,我就只能去找李彦大人报告了。”

“府中有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人物,可是一团随时可能起火的干柴,不得不防。”

老齐此时还不知道,马周已经盯上了他。

他找个借口,把王重信丢在门口之后,七拐八拐,就绕到了城中一处酒楼中。

果然在酒楼中,看见了王行俭的身影。

“老王,你倒是好心情,还约我出来。”

老齐摇头晃脑。

“你是不知道,最近这几天,少主府上,那可是车水马龙。”

“就是比起当年齐王还在的时候,也不遑多让了。”

王行俭笑着点头。

“我也听说了,据说是李世民十分优待少主,把他放在肩头。”

“许多趋炎附势的臣子,就去奉承少主。”

老齐听到这话,倒是一阵摇头。

“也不能说那些大臣,是趋炎附势,不过是形势比人强罢了。”

“少主年纪还小,却如此受到李世民的重视。”

“要是大多数人都去讨好少主,只有少数几人不去,万一李彦发现这点,记在心中。”

“回头找个机会,在李世民面前,给他们上眼药,他们还不吃个闷亏?”

王行俭听完,倒是哈哈一笑。

“老齐,几年不见,你这小心思倒是越来越多。”

“这些我都没想到的事情,你居然都考虑到了。”

老齐脸色一沉。

“我当年要是就有这本事,齐王和太子他们也不至于……”

“哎,不说这些了。”

“老王,你今日找我出来,到底所为何事?”

王行俭见他说起正事,也就严肃起来。

“老齐,你知不知道,现在北方草原,又要爆发一场大战?”

老齐听完,沉思一阵,然后才问道:“你说的,莫非是那个李靖,要与西突厥的军队,再打上一场?”

老齐现在虽然只是李彦的属官,但对于朝廷的消息,却也不是一无所知。

何况他毕竟也曾在晋阳都督府做武将,总还有点旧日的老关系。

王行俭点头。

“西突厥这次,可谓是来势汹汹,大军的数量,虽然只有十万左右,还不如颉利可汗数月前,南下时发动的兵马。”

“不过从质量上,却要胜出不少。这次东进的大军,全是精锐。”

老齐眉头微微皱起。

“你跟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你莫非想说,朝廷要败?可即便李靖败上这一场,也无关痛痒。”

“东部突厥经过当日一战之后,已经元气大伤。就算被西突厥征服,短期之内,也提供不了多少兵马。”

“而光靠着西突厥十万大军,不可能是咱们大唐的敌手。”

王行俭一阵摇头。

“我可没觉得李靖会输,这人本事不小,而且还深得少主赏识,当时亲自出马,劝他出山。”

“只凭这一点,我也十分看好他。”

“其实我的想法,是想让你帮忙,在少主面前替我说几句话,让我也回到前线,去军前效力。”

老齐一阵摇头。

“你好不容易才回京,为何要再离开?”

“少主现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能加官进爵。”

“到时候我找个机会,让你也到少主麾下做官。”

“咱们再次重聚,一起帮着少主谋划,岂不美哉?”

王行俭想到这副场景,嘴角不由露出微笑。

但很快还是摇头。

“少主现在的局面,那是一片大好,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只是少主现在,在军中的根基,倒还不太牢固。”

“虽然他和不少武将交好,士兵也知道李彦十分厉害。”

“但万一真有举大事的一天,这些士兵会跟谁走,倒还不好说。”

老齐听到这里,不等王行俭继续说下去,就已经明白过来。

主动开口:“所以你就想,借着这次草原大战的机会,去军前效力,然后借着功劳,在军中深耕?”

王行俭不停地点头。

“正是如此!”

“李靖此战若胜,西突厥就算不是立马臣服,也会无力再窥伺东方。”

“朝廷统治草原的步伐,一定会大大加快。”

“我听说朝中已经有声音,要在草原建立都护府,在突厥各部之中,发挥影响力。”

“至少让他们上层的头人贵族,都沐浴王化。”

说到这里时,王行俭即便对于李世民很有成见。

也不由得一阵心驰神往。

“这李世民,果然十分大气!”

“等时机成熟之后,就武装突厥大军,一路向西,凿空西域,然后一路打到极西之地。”

“那样一来,突厥人有了事干,总能消停个二三百年,我大唐北方,也能安定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