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第三百章 我卢承庆又回来啦

字体:16+-

此后数日,长安城中,风平浪静。

虽然有些百姓抱怨,这粮价一日一变,但大多数百姓倒还是能理解。

“这都入冬了,粮价涨一点儿,也正常嘛。”

但有心人,却已经察觉到不对。

“老房,好像不对劲啊。”

杜如晦找到房玄龄的府上。

这俩人虽然在负责布币,但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最近长安城的粮价,可有些异常了。”

房玄龄一抬眼皮:“还用你告诉我?”

“等你找上门,这黄花菜都凉了。”

他随手把一本奏折扔了过去。

“你自己看看吧,何止是长安城,整个关中的粮价,都不正常!”

杜如晦看完,惊出一身冷汗。

“现在北地草原不稳,关中粮价又上涨,这其中莫非有什么关联?”

他叹了一口气:“看来咱们得赶紧进宫,向陛下报告了。”

房玄龄也跟着点头。

“我其实早有此意,只是担心是我自己太过紧张,所以才没有进宫。”

“既然老杜你都这么说了,我就敢去了。”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出发进宫。

向李世民禀报此事。

谁知道李世民听完之后,却哈哈大笑。

两人一头雾水,但随即就着急起来。

“陛下,您难道不相信我们说的事情?”

“朕自然是信任你们的。”李世民点头。

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刻跺脚。

“陛下既然信我们,怎么还如此轻松?”

“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李世民见两人真的急了,这才微笑挥手,把前几天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其实几日之前,李彦那小子就突然进宫,向朕禀报了此事……”

“总之,朕已经做好安排了。”

“两位爱卿,你们这次,可是来晚咯。”

房玄龄和杜如晦听完皇帝的话,才把心收回肚子里。

但很快就苦笑。

“没想到李彦这小子,看起来整天想着发财的事情,反应居然也如此迅速。”

“竟然在几天前,就察觉此事!”

李世民也是点头。

“是啊,这小子确实不同凡响。”

君臣三人沉默好一阵。

房玄龄才再次开口:“陛下,不知您心中是否有数。”

“这次风波背后,到底是何人在推波助澜?”

李世民冷笑一下:“还能是谁?!”

“要不是那帮世家大族在捣鬼,朕就不做这个天可汗了!”

李世民抬手扔出几份奏折。

“这是朕这几天,派出密探,打听到的消息。”

“那个范阳卢氏,被朕流放出去之后,不想着谨言慎行,安生过日子,居然还派人回京。”

“其他几个世家大族,除了荥阳郑氏老实一些,另外五家,也都参与进来。”

房玄龄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一震。

他那个爱吃醋的老婆,也是世家大族出身。

他下意识抬头:“陛下,那您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很快还是收了起来。

“罢了,现在北边还在用兵,若是大开杀戒,倒是平添变数。”

“朕本就打算,让突厥人西征,为了让他们西征之后,不会觉得羽翼丰满,重新与我大唐为敌。”

“正好要派出许多汉臣过去,使得他们汉化。”

“到时候,把这些世家大族,就都流放过去吧!”

“至于与他们有关的大臣,只要肯与五姓七望划清关系,朕就既往不咎。”

房玄龄心里轻轻松了口气:“只要不是灭族就行。”

他拱手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缓缓点头。

然后再次嘱咐道:“这些世家大族虽然不老实,但朝廷现在,毕竟还没有真凭实据。”

“所以眼下朝廷已经发现问题的消息,还是不能走漏出去,免得他们察觉之后,就偃旗息鼓。”

“朕这次,要来个引蛇出洞!”

李世民握紧拳头,眼中满是兴奋。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知道皇帝已经下定决心。

他们全都点头:“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守口如瓶。”

李世民微笑点头,然后才把目光,投向远方。

“哼,这次朕可要让五姓七望知道,大唐朝廷,可不是好惹的!”

与此同时。

长安以南,终南山中。

本该被流放到永州的卢承庆,钻出山林,看着北方,冷笑一下。

此时又不是后世,没有电灯。

即便长安有几十万百姓,灯火也传不到这么远的地方。

所以卢承庆眼中,只能看到一片黑暗。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兴奋异常。

“李世民,我这次一定让你吃个大亏。”

“好让你知道,我们五姓七望,也不是泥捏的!”

他身后走来两个家丁,手中拿着大衣,就要给他披上。

“老爷,您可小心些,千万别受凉了。”

“前几日长安还下雪了呢……”

卢承庆一把将两人推开。

“哼,本老爷现在心中火热,哪里还怕风寒!”

他转身走回丛林中,对着几个黑衣人开口问道:

“这一个月中,送往长安的粮食,你们都限制了?”

黑衣人拱手:“请卢家主放心,我们早就做足了安排。”

“从秋末开始,每隔十日,就将漕船多扣下十分之一。”

“到现在,已经减少了四成,既不至于让长安粮价涨得太快,又能保证城中粮食,入不敷出。”

“只要您一声令下,咱们把粮道彻底断了,到时候可就有好戏看了。”

卢承庆冷笑。

“好!”

“这次咱们世家联手,可谓是其利断金。”

说到这里,他突然皱起眉头。

“只是可惜,荥阳郑氏跟李彦那个小子打得火热,现在已经不可靠了。”

“不然有他们参与进来,那就更好了。”

荥阳正是大运河西部的枢纽,而郑氏在当地经营数代人。

要是他们也肯加入世家大族一方,世家的安排就会更加从容,也更加隐蔽。

卢承庆想到这里,倒是摇头。

“罢了,就算没有他们,靠着剩下六大家族,也足以对付朝廷了。”

他掐指一算,然后才对那几个黑衣人说道:“你们各自回去,禀报你们的家主。”

“这几日当中,他们各家的死士,就该派往长安了。”

“等到数日之后,咱们的人在大运河上动手,把这粮道一断,就是他们发动的时候!”

“还有西北,哼,西突厥的大军,应该也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