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第三百一十七章 这就是羡慕儿子的感觉吗?

字体:16+-

李靖回长安后没多久,李彦就领兵西征。

十几万大军,还有几倍于此的牛羊马匹,一旦运动起来,扬起的灰尘,可以说遮天蔽日。

看到这场景,王重信张大嘴巴,很想吟诵出一篇千古名句。

但酝酿好久,还是没有写出来。

他眼珠一转,找到李彦。

“李彦大人,此情此景,您莫非没有大作面世?”

李彦翻了个白眼:“都这时候,我哪里有心思想这个!”

一旁的马周也点头。

“是啊,现在大军西征,前途未卜,真不是吟诗作对的时候。”

王重信碰了个软钉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

看着他的背影,李彦叹了口气:“这家伙,白活一把年纪,倒是比我还像个小孩儿!”

马周在一旁偷笑:“谁能跟您比啊。”

李彦摇头,重新把目光放在地图上,沉吟起来。

“西突厥虽然已经臣服,还送来数万大军,供我调遣。”

“但他们地盘广大,许多部落的臣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我得想个办法,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以后才好指挥他们。”

马周一阵点头,手指向着地图上重重一点。

“李彦大人,此事我早有考虑,您可以先对他们动手。”

李彦随着他的手指看去,见他所点的,正是吐谷浑。

脸上不由得露出微笑。

“马周,你倒是找了个好对手。”

吐谷浑此时,早已过了全盛期,也跟突厥一样,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不过东吐谷浑,早已臣服大唐。

西吐谷浑却还保持独立。

他们实力不强,绝对不是李彦麾下大军的对手。

而且李彦带兵过去,还能得到东吐谷浑这个带路党的帮忙。

打起他们来,可以说是十拿九稳,正适合牛刀小试。

“而且这一战中,我还能好好表现一番,让西突厥也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李彦眼睛亮起,伸出大拇指,冲着马周一比。

“这可还真是个妙计!”

马周摇头:“这不过是李彦大人,您麾下实力强大,碾压了吐谷浑罢了。”

“不然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也很难提出什么好计策。”

李彦呵呵一笑。

“你这小子,还真是谦虚。”

他起身,突然想起什么,这才对着马周说道:“对了,临出发前,陛下给了我临机专断之权。”

“你小子这么能干,我就封你做大军的长史吧。”

马周听完,身体一震,然后赶忙下拜:“多谢李大人赏识,我一定鞠躬尽瘁。”

李彦笑眯眯地点头。

随后小手一挥:“传令全军,目标,吐谷浑!”

数月之后,长安城已经到了夏日。

空气炎热,扰得人心烦。

皇宫之中。

李世民看着奏折,心中却神思不定。

过了片刻,他猛地把奏折扔到桌子上,然后抬头,对着下边的臣子问道:

“还没有前线的消息吗?”

大臣们苦笑摇头:“陛下,这已经是您今天,第三次问此事了。”

“您也知道,我们都守在这里,我们知道的,您定然也知道。”

“现在是真的没有,李彦大人的消息啊!”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脸色还是不高兴。

“这都快三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半点消息?”

杜如晦见状,开口劝解道:“陛下,西域距离长安,有数千里之遥。”

“何况一路上,又没有朝廷的驿站,传递消息的驿卒,只能骑着一匹马一路跑来,速度自然慢上许多。”

“所以几个月没有消息,也是正常的。”

他一边劝解,一边在心中疑惑。

“陛下担心李彦那小子,这倒不稀奇。”

“只是现在这担心的程度,似乎有些过分了。”

“可不只是今天,过去这一个多月,每天陛下都要问上好几遍。”

“就是对太子,也没见他这么上心过。”

杜如晦眉头微微皱起,不知道这里面的内情。

而这时,听完这番劝解的李世民,也终于放心一些。

“这倒也对,朕只是担心,李彦在前线,出什么事情。”

见皇帝还是有些担忧。

这次倒是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陛下不必忧虑此事,李彦大人的本事,咱们大唐谁人不知?”

“就算他第一次领兵,指挥出了问题,打了败仗,顶多也就是丢些兵马。”

“他本人肯定不会有事的。”

长孙无忌这话,虽然不太吉利,但言语之中,也有对李彦战斗力的充分信任。

果然,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脸上轻松不少。

正要抬手,令人招呼武将进来,商议东征高句丽的事情。

就听见远处传来动静,一个小太监举着一封奏报,快步跑来。

“陛下,捷报啊!”

“李彦大人在前线,大破吐谷浑,使得西吐谷浑臣服我大唐。”

李世民按捺不住激动心情,主动站起身,走到门口,一把夺过奏折,仔细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满脸笑意,让人把奏折传阅下去。

大臣们看完,也都一阵感叹。

“没想到李彦大人,竟然也如此老成,先从东吐谷浑招兵,找来不少熟悉当地情况的士卒,然后才继续进军。”

“这阳关一战,也颇为精彩。”

“他见吐谷浑不甘心白白等死,打算去攻打阳关,就提前一步,在半路偷袭。”

“一战就斩杀了数万敌军,使得吐谷浑王胆战心惊,最后甚至不敢死守都城,直接就开城投降了。”

“而且此战之中,李彦一个人就射死上百吐谷浑勇士。”

“这下,就是西突厥各部,也知道了他的厉害,对他不敢有半分不敬。”

“真是不知道,李彦大人这下一步,要攻打哪里。”

听到大臣们的一轮,李世民脸上笑开了花。

恨不得立刻告诉他们,李彦就是自己的孩子。

这一刻,他有些理解当年,自己领兵出战,大胜回朝之后,李渊看着他的表情,为何如此复杂。

“朕自己就十分能打,倒是不会嫉妒彦儿,可是父皇就不一样了。”

“他当时看我,估计又是羡慕,又有些嫉妒,甚至还感受到三分威胁,担心我跟李建成起冲突吧……”

李世民幽幽叹了口气,然后收拾心情。

“来人,把消息传出去,让长安百姓,都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