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唐

第二百零一章 论儒

字体:16+-

怅本道是谁?

剑南第一大儒!

关键他不仅仅是普通的大儒,而是当今儒门七贤之一!

在整个大唐的影响力极其恐怖!而且,他还是一名思想前卫的大儒。当初剑南叛乱,儒家还是坚持怀柔,王道。

是怅本道力挺兵家,这才兵道剑南,将剑南道直接肃清,还了剑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哪怕是当今剑南道牧见了他,也得老老实实的叫上一声怅师!

因为在平定剑南的过程中,他出的力,绝对不比兵家小!

你以为为什么兵家掌控的剑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儒家子弟?那都是怅本道的面子!要是别的地方,兵家掌控的地方,作为文系龙头的儒家,就是个县官也别想做!

早就被兵家排外赶出去了!

所以,在得知上门的竟然是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之后,苏然也一丝不敢怠慢,连忙跟着山风朝门外走去。

而来到大门前,苏然远远就看到了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

那老人身体消瘦,但是人却是精神的很。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个常年习武的内家高手!一双眼睛神光飒飒,对视之间甚至有些刺眼!

他的头发高高束起,留着山羊胡子。

一身普普通通的白色儒袍,却带着飘渺出尘的味道。

“学生不知怅前辈来访,有所怠慢,还请莫怪!”

苏然走上前去,躬身拜道。

怅本道可是名满天下的儒门七贤!更是少有的儒家开明之士。苏然这一拜,倒是真心实意。

而那怅本道打量着苏然,笑呵呵道:“无妨,果然是少年英雄,苏公子的孺子论、平战十论,以及乾坤大略,我都有看过,当得起小武侯之名!”

苏然听了抱拳道:“前辈谬赞了,还请前辈入堂,晚辈已经命人烹茶备好。”

怅本道笑了笑道:“好!怅九,把车上的东西带下来。”

“是!”

此刻,苏然看了一眼那跟在怅本道身边的人。

现在接近夏天,那人却还是一身从头到脚的黑袍,脸庞也完全被兜帽盖住,完全看不到面容。这就是怅本道著名的魂卫。传闻这些侍卫各个都是玄师一流,掌握恐怖的法术。当年平乱,剑南匪徒一旦听到魂卫的名头,立刻吓的未战先怯,十分战力先丢了七分。

不过苏然也只是看了一眼,立刻就引怅本道朝着房间走去。

来到客厅,他立刻招呼涂妍妍,将从王思哲那里得到的雀衔香取出来,泡上。

而慢悠悠品了一口雀衔香,怅本道这是笑眯眯的打量着苏然道:“老朽此次来,苏公子已经知道为什么了吧?”

苏然点了点头,道:“学生能略微猜测到一些。”

怅本道打量着苏然,突然问道:“你很厌恶儒家?”

苏然一愣,旋即道:“学生并无此意。”

苏然顿了顿道:“学生认为,儒家是我大唐思想之核心,他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乃是我南瞻人族得以发展到如今的关键。”

而怅本道听了苏然的话,却是无比的意外,关于苏然的传闻,和他的孺子论,自己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才子十分仇视儒家才对。

但是听到苏然此刻对儒家的肯定,他不由好奇道;“既然如此,那苏公子为何在论调中如此抵触儒家?”

苏然听了,笑了笑道:“那是因为如今儒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纯粹的儒家了。”

“哦?”

怅本道通过苏然的文章,已经看出这个小小年纪的唐学生,是一个及其有自主见地的人。不由对他的想法提起了不小的兴趣,旋即道:“愿闻其详。”

看到怅本道这般的温和,苏然也不由心头感叹。作为儒家七贤之一,怅本道却是完全没有架子,更是积极了解其他百家,传闻他的精气神已经到了濒临国勋的档口。距离国勋,也只是一步之遥。

这些年,他足迹遍布剑南,恐怕也是想在兵系所在的地方,寻求一些灵感,以求突破吧。

不过对于自己来说,怅本道来访说不定是一次机会。若是能在古道学宫开始之前,说动怅本道支持自己,那绝对会让自己的阻力立减!

“儒家最初,是为了万民而立,督王利民,是为万心所归。但是如今,大唐安定,儒家却是忽略了外在的危机,而是一味的宣扬仁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而面对外界的侵犯,却是怀柔为主,丝毫没有动手的意思。上层的儒家官员,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利用儒家背后圣人,对朝廷施压,力求蒙蔽臣民,闭关锁国。这种现象,完全就扯住唐国前进的脚步,陷国家于危难!”

而听了苏然的话,怅本道并不出奇,这些话,苏然的孺子轮和乾坤大略中,都提到了。

他看着苏然,轻轻道:“苏公子所说,不无道理。但是儒家之仁,乃是立国之核心。当然,我不否认,王道,必定是仁的首要前提。只有人主威震四海,王道大行,仁政,才能施展于万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苏然听了,不由点头。

这就是怅本道和其他儒家派系的不同。

他是肯定王道和兵道的。

王道,增强人主的权威。兵道,打击宵小,以振王威!

他认为只有王道盛,才能够更好的行仁政,治理天下。

而此刻,他顿了顿,又道:“仁政礼教,其实并非像公子想的那么不堪。但是这一切都需要王道的支撑,而王道的支撑,则需要兵道来振兴!只有肃清边境,平定内乱,才能四海升平,尊王为仁。王道为主,兵道为辅,仁礼为终,这才是当今儒家应该领导百家所行之道。”

苏然不由咋舌。

要不说剑南的兵家这种见了儒家就是打骂的,都敬重怅本道呢!

人家也是为了仁政,但是人家看的清楚,仁政的前提是打出威风!行兵道威震宵小!

就像西北边境,桃国年年打秋风,屠城略财。

西北如此,还怎么期望西北实行宽厚仁政?可笑那些朝廷大儒,还都指望着桃国幡然醒悟,对大唐俯首称臣!真是一群做白日梦的梦想家!

只是,怅本道的说法,适合慢慢的改变。但是苏然现在的处境,不适合。

面临古道学宫,他需要雷霆一击,需要惊世之论!

需要惊醒百家,需要让自己一人独胜百家!

否则,自己一旦妥协,恐怕就会被有心人抓住不放!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学派的无耻。因为这些,都和圣位的选拔有关!

而且,怅本道虽然开明,但是还是被束缚在了儒家的条条框框之中,终极目的,还是仁政,礼教。这是从上古大周就传下来的传统,已经刻进了许多人的骨子里。

故而,苏然听了怅本道的话,摇了摇头道:“前辈所言,学生只认同前段。王道为主,兵道为辅。”

“哦?”

怅本道轻轻喝了一口雀衔香,问道:“那公子以为,什么为终?”

苏然淡淡道:“霸道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