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唐

第六十二章 衣锦还乡

字体:16+-

第二天一早,苏然便准备回去。

此刻,坐在房间中,安宁正静静为自己书弄着头发。

安宁身穿一席白色袍群,衣服上玉线挽花,看起来清新素雅,又不失大气。原本就天生丽质的她,穿上这身衣服,更是显得如仙女一般。一颦一笑,风姿动人。衣袖飘摇中,如舞琳摇。

“这个颜色的衣服,很适合你。”

苏然看着铜镜中,安宁的模样,轻轻笑道。

听了苏然的话,安宁微微红着脸,道:“是嫣儿姐姐带我去城里的玉风楼买的。”

苏然点了点头道:“那里的衣服和你很搭,等临走之前多买几件。”

听了苏然的话,安宁心头一片温暖,却还是道:“不用了,多留点钱好让你上学才是。这一件衣服就花了三十两银子呢……”

说着,安宁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心疼的神色。

虽然是嫣儿花的钱,但是安宁还是感到有些太贵了。要知道,平日里,一两银子,都足以让自己和苏然吃半个月。而这一件衣服,竟然就花了三十两!

若不是嫣儿说,如今苏然已经是勋贵,自己怎么也得注意形象。自己恐怕都不会接受这么贵重的衣服。

而这时候,苏然轻轻握住安宁的手,柔声道:“我们以后再也不用为钱的事情操心了。”

苏然转过头,看着安宁的脸庞道:“以后你就好好在家,想做什么做什么,不要去碰那些粗活累活了。以后,我养你。”

“嗯。”

触碰着苏然的目光,安宁心里如同小鹿乱撞一般,飞红了双脸,更是添加了一抹动人。

“你花的淡妆很好看。”

苏然轻轻一笑。

“是嫣儿姐姐给我画的。”

安宁红着脸,咬了咬嘴角。心道以后自己找时间,一定和嫣儿好好学学。

苏然笑了笑,道:“等我们走之前,我陪你去买衣裳胭脂。”

他抬手摸了摸安宁的头发,爱怜道:“这些年,苦了你了。”

安宁的眼睛微微湿润,这些年,她将两人的生活背负在肩膀,那其中艰苦,又怎是一两句说的清?

不过,一切都值得。

安宁慢慢给苏然梳理头发,盘上紫金白玉冠,心间满是甜蜜。

……

穿戴好后,苏然便推门而出。

只是出了门,苏然却是愕然的看着自己面前,整整齐齐的五十人!

这些人,都身穿洁白如雪的衣袍,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面旗子。

“这……”

苏然愣愣的看着,朝着文禹安疑惑道。

看着苏然的模样,文禹安笑道:“这是知府大人快马派人送来的,这些都是你应得的!”

苏然震撼得看着那五十面巨大的旗子,不由有些口干舌燥:“这……是唐学旗?”

唐学旗!

这是只有对唐学有大功,唐学院才会派发的旗子!

这些旗子,都是有普通的麦穗编制成无数指尖大小的花朵,拼接而成。等到散开旗子,风一吹,这些麦花,便会飘散出去!

但是不普通的是,这些旗子,都受到了老子道炁的熏染!

都是在唐学院生长编制的。

那些飘散的麦花,多少都有些炁体流转!

这些唐学旗,可以算是一种赏赐!普通人得到那麦花,至少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同凡响!

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旗子,是为苏然开路的!

这是一种对学子最高的荣誉!

麦花纤尘梦,人间渡青云!

这,可是说是最高学府,对苏然的肯定!

而此刻,文禹安笑了笑道:“之前没有告诉你,在唐考中,做出道书,也是有唐学旗的!原本做出道书,应该是十面旗子开路。但是你却是写出了两篇道书,还有惊圣之文。这种情况,梅山府还从未遇到过,但是知府大人拍板,所有全部叠加,一次性送过来!道书两篇二十面,惊圣三十面,合计五十面唐学旗,为苏公子,扫尘开路!”

说着,文禹安长袖一摆,道:“请!”

那五十名旗手一同躬身道:“请苏公子上马开旗!”

苏然冲着文禹安深深抱拳,直接来到前方的白马旁,翻身而上!

旗手先行,麦花融金!

苏然知道,这是一名唐学生,最荣耀的时刻之一。

要知道,之所以苏然之前那么激动,是因为他知道那金色麦花代表着什么!那可以理解成圣人的金子,乃是圣人随喜!

旁人入学,不过乡绅大族的金银相赠。

而自己呢,乃是圣人随喜!

苏然深吸一口气,回头朝安宁轻轻点了点头,看着她进入轿子,便开旗,走出大门!

此刻的苏然,红衣紫冠,白马当配。身后旗手仪容整肃,尽皆手持唐道旗,随风招展!

一出县衙,立刻就被路人看到!

“这是县令出行吗?”

“好大的排场!”

“不,那是唐学旗,那是我们大青县的道书老爷还乡了!”

“快跟上去,沾沾喜气!”

“快,叫刘小哥,他不是下一次参加唐考吗,弄点唐学花,做个香囊带着,一准考上!”

“回家回家,叫程儿快来,捡了道书老爷的唐花,明年也一准能考上门生!”

……

唐学旗是用稻穗编制,随着风飘起来,会慢慢破碎,化作金色的碎花。

那飘散的碎花在空中轻轻飞舞,如同金色的银河,将整个九青县的街道盖满。因为麦穗中,含有了道炁,在空中久久流转,飘摇不定。

在那阳光之下,如同无数金色流萤,美轮美奂。

如此盛景之下,苏然红衣白马,如玉如啄。随着漫天流萤,朝着稻禾村走去。

在他身后,无数老学者双手颤抖,高喊:“老子无量啊!”

无数的人群,在各个房间楼阁中涌出,追逐着苏然的身影而去。

唐旗招展,麦花成河。

这种景象,不仅仅是苏然一个人的荣誉了。整个九青县,目睹了这一幕的所有人,都心生自豪!

因为,那圣旗为之开路的,乃是自己九青县之人!

能够在唐考中,以普通人的身份写出道书的人,百年难得一见!

早就是传说一般的景象!

无数唐学生心生艳羡。

大批的武师和老学究热泪盈眶。

这一幕,注定名留青史,为史家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