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帝國的疼痛

一 十八子,主神器

字體:16+-

從無法生活下去的辭退驛卒到明王朝的掘墓人,李自成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也極富悲劇色彩。

隨著甲申年腳步的臨近,李自成越來越興奮地意識到,大明的江山就要成為自家的產業了。但正如一部著名影片中的台詞說過的那樣,他猜到了故事的開頭,卻沒有猜到故事的結尾。甲申年的李自成也許猜到了自己將成為大明帝國的掘墓人,將坐上紫禁城裏金鑾殿上那把高貴的龍椅,卻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隻能坐一天。為了這一天,他付出了十餘年的努力。

甲申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建國號大順,隨即兵分兩路指向北京。事情的進展順利得超乎李自成的想象——除了在寧武遭到總兵周遇吉的拚死抵抗外,明軍幾乎沒有組織起任何一次像樣的戰鬥。這支聲勢浩大的隊伍一路勢如破竹,沿途明軍將領和地方官員爭先恐後地投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在馬背上遙遙地眺望到了北京城高大的角樓。

事後看來,守衛雙方都對北京城的防衛作了錯誤的估計。城高牆厚的北京甚至使李自成產生了要打持久戰的想法,他的軍師宋獻策在十七日為他占了一卦。卦象說,如果十八日無雨,則京師牢不可破;有雨,則一攻即下。三月十八日,“黃沙障天,忽而淒風苦雨”。李自成大喜,傳令部隊加緊攻城——其實用不著再攻打了,曹化淳等人已經打開了城門,畢恭畢敬地等著從前的流賊、現在的明主入城了。

李自成的先頭部隊於甲申年三月十九日黎明入城,城中百姓既恐懼又好奇地打量著這支曾令朝廷談虎色變的農民軍。一眼望不到頭的農民軍將士,大多穿白衣戴青帽,背弓持刀,一般士兵和低級軍官還拴短棍數條。圍觀的老百姓躲在屋後或道旁,沒有人敢發出一絲聲音,偌大的城池裏,隻聽得一片馬蹄聲和鎧甲清脆的碰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