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时辰

字体:16+-

壁立千仞,云雾缭绕。

太阳还躲在山峦的背后,迟迟不肯露出头来。清晨的山林一派寂静,鸟儿也在慵懒地睡觉。巨大的水杉高耸入云,羽毛般的叶子密密布满了枝头。鹅掌楸绿荫如盖,鹅黄色的小花点缀在树荫里,状如金色酒盏,又像一个个吹响了的小喇叭。野藤不时从路边深处探出新枝,娇嫩的新枝牵牵绊绊,织就了一道又一道屏障,隐藏起一个无比神奇的世界。

石爬专沿着山路走着,精神矍铄,神清气爽。

石爬专时而专注地看着路边的树丛,时而停下脚步四下寻找,又仿佛想起了什么,自顾自地笑起来。她使劲拉了拉背后的竹篓。竹篓里装满新鲜的竹笋和蘑菇,山风轻轻吹拂,竹笋和蘑菇散发着醉人的馨香。

对面山路上跑过几个娃娃,他们追逐着,嬉闹着,旋风一样卷到石爬专身边,扯着嗓门齐声喊:“婆婆好!”石爬专想叮嘱他们稳当点,话还没说出口,他们竟然又旋风一样卷走了。他们喊在空中的问候伴着清脆的笑声,在山谷里回响。

“婆——婆——好——”

“婆——好——”

“好——”

拉长了的尾音俏皮地在山谷里飘**,声音越来越悠长,越来越粗壮,跳进山峦又弹出来,声音飘到最后,竟然像是年迈的大山在细细碎碎念叨:“好——好——好——”

过了几分钟,娃娃们的母亲气喘吁吁从后面追上来,见到石爬专,热情地道:“婆婆,身子可好?”

“好,好,好!”

石爬专一叠声地答应着。

她的声音同山谷的回响和在一起,如同深山里的自问自答。

妇人从石爬专肩上取下背篓,背在自己背上:“婆婆,身子可是越来越硬朗了呢!”

可不是?那些年石爬专为生活所累,不知不觉被压弯了腰,可是这几年,日子可是好过了,石爬专的腰杆子直溜多了,硬实多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她喜欢听村里人说:“老人家,越活越年轻了!”

“婆婆,自从八年前那一天,您真的是越来越年轻了!”

八年前那一天!石爬专的笑从心底里漾出来,满满地飘在脸上。

“说得是呢,再过多少年我也忘不了那一天!”石爬专开心地说,皱纹里都盛着幸福,“那天下午,村里来了好多人,我也不晓得来的是哪个,就坐在屋门口瞅着。不一会儿,一群人走到我家门前,走在前面的那位身材魁梧,面带微笑,问我这是不是你屋?我讲是的。他问可不可以到屋里坐下子?我说可以可以,稀客稀客!”

那个时候,石爬专真不知道来她家的是哪个贵客。家里穷,什么都没有,山里人家信息闭塞,平日里有个什么事,她就去乡里邻居家问问就足够。再说,山里人家,能有什么大事呢?

日子静悄悄地,一点波澜都没有。石爬专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突然,好事情竟然真的就这样降临了。

“总书记拉住我的手问:您多大了?我说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石爬专回忆起那天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他看了我屋里的粮仓,问我粮食够不够吃,我讲够吃。他又问我种不种果树,我讲没种。他又问我养不养猪,养了是自家吃还是卖,我讲,指着猪来钱,养了卖。他竟然还走到猪栏边,看我养的猪肥不肥。”

石爬专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认识一个字,嫁给十八洞村的施齐文后,生了两个女儿。以前尽管夫妻俩一天到晚勤劳辛苦,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穷乡僻壤,薄田寡地,一家人生活贫困。她和老伴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穷下去了,他们越来越认命了。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命”里还有这样大的惊喜。

石爬专边说边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思绪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总是回忆个没够,每次回想那一天,都像是在梦中一样。”她好像是对着空中发问:“这真是做梦都梦不到呢,你说对吗?”

“现在的日子,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她自问自答。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彻底改变了石爬专一家的命运。县扶贫工作队将她家列为精准扶贫对象,纳入了低保,送来榉木苗、梨树苗,帮着各种了3亩。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工作队帮她在家开了个小商店,卖些饮料、方便面、书籍和纪念品等。石爬专的小女儿在自家养了6头猪,石爬专家成了“十八洞”腊肉熏制、销售的窗口。“我现在一年四季餐餐有肉吃,神仙过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石爬专说。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之地。“精准”两个字,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对十八洞村来说,最大的变化还不是村容村貌的变化,而是人的变化,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石爬专成了湘西的一张名片。很多人来到湘西,都专程来到十八洞村,想见见石爬专,跟她聊聊天、握握手、合合影,她都有求必应。石爬专现在七十有二,可是她精力充沛。每天早上起来,她要先去山上转转,砍砍柴,挖挖竹笋,采采蘑菇。等回家吃过早饭,访客就陆续来了。每天会见大量访客,这对于已经年逾古稀的石爬专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每天占掉她大量的时间,也占掉了她大量的精力,但是她乐在其中,从不推辞。村里想给她发点补偿,客人也想酬谢她,但是她都坚决推辞。

以前,石爬专过惯了穷日子,也过惯了闭目塞听的苦日子。他们家原来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她也从来没有关心过山外的世界。可是,八年前那天之后,她养成了每晚去邻居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后来,条件改善了,家里买了电视机,她可以在自家堂屋里看《新闻联播》了。石爬专每天忙得不得了,可是再忙再累,每天晚上,她都雷打不动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每天吃完晚饭,我都要看《新闻联播》,就是想多看看总书记。”

很多次,她看见电视机里熟悉的画面,一次次看见自己坐在总书记身旁,他拉着她的手聊着家常,她就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呢?每每看到这一幕,娃娃们便跳起来,拍着手欢呼雀跃:“十八洞村,十八洞村!”

每每见到客人,石爬专便给人看她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的照片。照片里,石爬专穿着美丽的苗族服装,手里举着国旗,一脸喜悦。这是2019年国庆节在天安门拍摄的。那时候,石爬专和村里农民艺术团的四十多个姐妹到了北京,参加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一场大型文艺晚会,献上了苗族情景表演唱《十八洞的今天变了样》。

在十八洞村,像石爬专这样走出大山,看到外面世界、见过世面的村民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瞩目家乡发展,从城市回到家乡寻求就业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十八洞村开起了农家乐、当起了导游。“以前十八洞村是袋子空、家里空、寨子空、精神空。”花垣县委派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副队长伍晓霞说,“现在,村民收入多了,年轻人多了,全村人致富奔小康的心气足足的!”

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56.75%下降到1.28%。2017年,精准扶贫当家产业猕猴桃挂果,全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万元。石爬专家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村里猕猴桃合作社的原始股东,2017年分红2000元,2018年分红2400元。

2019年,十八洞旅游公司正式营运,截至11月,游客超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全村农家乐、乡村民宿大发展,猕猴桃、黄桃、腊肉、蜂蜜、苗绣、山泉水等村里土特产品热销。2020年,十八洞溶洞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2021年6月,十八洞村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景区每年为村集体分红30万元,十八洞村村民在家门口经商就业,过上了安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