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三年

後1年

字體:16+-

光緒二十四年,是戊戌年,公元1898年。帝國的權力格局究竟呈現了怎樣的變化呢?

6月,翁同龢突然發現自己肩上的擔子加大了,起因是6月11日,光緒皇帝下了《定國是詔》:“嗣後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采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這是倡言變法的意思,翁同龢作為戊戌變法的總協調人,“事皆同龢主之”。

世上事因果輪回。此前幾天,操勞“洋務”近40年的恭親王奕訢與世長辭了。他的辭世無意間打破了帝後黨爭的膠著狀態,從而讓光緒皇帝有了些許操作的空間——皇帝似乎可以有所作為了。但是僅僅4天之後,翁同龢突然去職——慈禧太後假光緒之手,革去了翁的“協辦大學士”職,“開缺回籍”,太後給出的罪名是翁同龢“每於召對時,谘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形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

這是戊戌變法的開始階段。慈禧太後不動聲色地給光緒去勢,令他隻能帶著一群總理衙門的小“章京”去有所作為。或者說翁同龢的去職是一個信號,進一步混沌了帝國的權力格局,模糊了維新變法可能的方向。

事實上在1898年帝國權力博弈譜係上,忠於太後的力量和忠於皇帝的力量是不對等的。光緒皇帝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幾位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剛毅、錢應溥、廖壽恒、王文韶除了廖壽恒暗中支持改革外,其他的都站在了光緒皇帝的對立麵。大學士徐桐揚言:“寧可亡國,不可變法。”大學士剛毅在慈禧麵前伏地痛哭,稱:“痛心疾首於新政,必盡罷之而後快。”榮祿則在方法論上為慈禧提供支持:“欲廢皇上,而不得其罪名,不如聽其顛倒改革,使天下共憤,然後一舉而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