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之地,人杰地灵,每过几十年就会涌现出一批令天下侧目的绝世天才。
就算暂且不提尚未走出家乡了徐歇这一代人,南境历史上也足以称得是上人才辈出。
年代久远些的有那南境历史上首位拜入书院的女子,与之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剑道登顶的大剑仙,一位大半只脚迈入了武神境界的恐怖武夫。
再往后,历代人才接连不断,夏巍这一代,除他之外,还有几名同样令人瞩目的天才。
然后就是徐歇等人之前,一人盖压所有南境同辈之人的陆承阳。
这种事情,即便放眼整座山海,也是很不寻常的。
在山海的历史上,或许在某段时间,某个人杰地灵之处会出现一连串的天才人物。
但是想大奉南境这般,地域如此宽广,时间跨度又如此之长,接连不断涌现出天才人物的事迹,几乎从未出现过。
这是因为,昔年人间圣贤登天一战,之后某位盖世大能绝天地通,先天神灵不甘心就此落败,暗中蓄力数千年之后,重开天门,攻伐人间。
而这次人神之战的战场,就是在这大奉南境。
昔年那场大战结束之后,当时站在人间巅峰的大修士们曾经汇聚一堂,有过一场不见于任何记载的隐蔽议事。
这次议事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到底如何对当初那片战场进行安置。
因为在那战场上死去太多先天神灵的缘故,一个处理不慎,就会浸染人间气运,损坏天时运转。
当时最为巅峰的那几人最终决定,在那处战场遗址上建立起一座天地大阵,在这大阵运转之下,不仅会渐渐净化那些昔年的神灵气运。
而且还可以一代接一代,不间断地为人间培养出天才人物。
时至今日,大奉南境已经成为了一片相对独立的天地,类似于传说中仙人开辟的洞天福地。
南境的百姓,在出生之日起,那做笼罩了这方天地的大阵就会随机降下机缘,但历代以来,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这份机缘。
与此同时,这也成为了妖族觊觎已久的一处宝地。
————
这日大雨滂沱,好似苍天被人戳出了个窟窿,天河倾泻一般。
南境与十万大山接壤处的某座不起眼的小山头,此刻却成了人间瞩目之地。
在这一瞬间,不知道有多少双人共同将目光投向此处。
小山头南北两侧的山峰附近,密密麻麻占满了看热闹的人。
两侧看客各自站定,神情肃穆,犹如南北对峙。
北侧山头这边,站着的都是人族,其中大多是都是一些从外地特意赶来观战的年轻天骄。
只有少数一些修为高绝的修士为其护道。
南侧山头上的看客,也是差不多的光景,由那些大妖天魔领衔,身边同样跟着不少前来观战的年轻后辈。
北侧这边,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貌不惊人的持剑男子,但他此刻站在那里,周身剑气盘旋萦绕,形成一道屏障,就像是一只碗被倒扣在了地上,将站在他身后观战的年轻人庇护在其中。
这道屏障不仅隔绝了外面的倾盆大雨,也阻隔了不远处山头上那两道强横气息对这些小家伙们的侵袭。
在他身后,站着的都是一些年轻人,分别有李沉舟,赵观棋,这一对陈公望的得意弟子,大奉王朝的三皇子赵奕站在二人中间,在他身边的,是一位面容阴鸷的年轻公子,姓赵,正是那位先前在祁江之畔抢夺褚献手里的泥鳅无果,差点阴沟里翻船被徐歇斩杀的那人,他的身旁还站着两道被黑袍笼罩的身影。
另外一边,还站着一名腰悬长剑的年轻人,正是被称为“小魏陌”的年轻剑修宋弦。
除他之外,还有几个年轻人,一人身穿朴素道袍,背剑而立,站姿如松。
还有个身穿一袭白色僧袍,眉心有个莲花印记的俊美僧人。
僧人身旁站着的,是个面相魅惑的女子,她的穿着打扮不像中原人士,倒像是南蛮女子,身上挂满了各种银质配饰。
在所有人的最后面,还有一个蜡黄脸的青年,他偶尔咳嗽几声,引得周围几人侧目不已。
正是之前在李郎中的药铺里看病的北胤轻甲山武夫祁观潮。
他本来都已经离开小镇了,但忽然间一道神秘力量劈头落下,等他再睁开眼的时候,就已经传送到了这里。
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年轻武夫,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就待在这边,等到看完了这场巅峰厮杀再说。
宋弦看着最前面的那道身影,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持剑男子似乎察觉到了对方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瞬间便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宋弦这小子被称为“小魏陌”,而他正是那位百余年来整个人间最为出彩的那个剑仙,无观剑冢魏陌。
魏陌嘴角微微上扬,“小子,别着急,想要与我问剑一场,日后机会多的是。眼下还是观战要紧。”
宋弦本就出身东越某个剑道大宗门,岂能不明对对方的意思,刚才魏陌虽是劝他观战,但言下之意不就是说他现在的剑道修为尚且不够火候,还需要再勤加炼剑几年嘛。
年轻剑修左手按剑,大拇指不断用力摩挲着剑柄,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气,看向那道身影的眼神中光彩更甚。
魏陌双手交叉,抱着脑袋,看着不远处矮小山头上除了正主之外的那一袭青衫少年。
他不由得感慨道:“这位小兄弟牛逼呀,竟然能够被这位老……前辈如此看中,莫非是他老人家新收的关门弟子不成?”
持剑男子伸出一只手摸了摸下巴,狐疑不已。
在旁边的另一座山头上,陡然出现了一位气质醇厚的中年读书人,正是听到动静赶来此地的陈公望。
在他的身后,同样站着一些年轻人,不过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南境本土人氏。
所有年轻人的身旁,都有一缕春风萦绕,挥之不去。
其中有个膀阔腰圆的精壮少年,名叫秦鸢行,陈先生的学生之一,也是此次前往书院求学的读书人,他壮着胆子问道:“先生,沉舟和赵观棋他俩咋不来咱们这边哩?跟那些外地人站在一起,有个啥好的。”